大腸激躁症這是因腸道功能異常表現出來的症候群。其表現症狀可包含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脹氣、腹脹、解便不完全的感覺,或糞便中出現黏液。此疾病不會致命,不會像感冒一樣互相傳染,患者解便習慣無一定準則。在臨床上依其表現症狀,約有三分之一以便秘表現,有三分之一以腹瀉表現,而三分之一短期內同時發生這兩種狀況,而有百分之四屬無法分類。臨床上多由患者所表現症狀,來診斷大腸激躁症之存在,並選擇治療方針。此疾病的盛行率約為7-14%,且女性略多於男性。
以下為誘發大腸激躁症之可能原因,但目前尚無定論:
(1) 腸道蠕動功能障礙:部分患者之腸道蠕動緩慢,部分較快,另有部分患者為快慢交替出現,型態多變。仍有待腸道蠕動之研究結果證實。
(2) 飲食因素:攝食,特別是一次吃下大量食物,可在大腸激躁症之患者,以一種非特異性之方式刺激症狀產生,但目前尚未證實與何種特定食物有關。
(3) 神經異常:學者認為,了解腸間神經叢之生理特性及化學組成,有助於解開大腸激躁症之謎團。腸間神經叢相當複雜,也含有中樞神經系統內所含,大部分的神經傳導物質。
(4) 感覺異常:當直腸或乙狀結腸中置入氣球,開始打氣時,大腸激躁症患者會比正常人在較小的打氣量或壓力下即感到不適或疼痛。大腸激躁症患者皮膚感覺疼痛之閾值與正常人無異,甚至更高,因此有 ”腸道過度敏感” 之理論。這可解釋為何大腸激躁症患者對正常之刺激過度敏感,而產生不正常之反射及腸道運動。
(5) 腸道與大腦之訊息交流異常:此理論除了融入前一理論外,亦兼顧心理及生理因素,亦能嚴重影響症候之形成。
目前大腸激躁症診斷根據羅馬II標準:
※過去12個月中,至少有12週(不須連續)發生腹痛或不適,且至少包含以下兩種特徵:腹部不適於解便後緩解、解便頻率改變、糞便形態改變。
※有症狀之時日或場合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時間發生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之症狀,且可用來區分不同分型之大腸激躁症。(非診斷所必需,但出現愈多,對大腸激躁症之診斷就更具說服力):異常之排便頻率(一天多於三次或一週少於三次)、 異常之糞便型態(硬塊或稀軟便/水便)、異常之排便型態(用力、急迫或感到大便解不乾淨)、排出黏液、脹氣或感到腹脹 。
附註:患者必須無造成這些症狀之結構性或代謝疾病症狀出現,且十二週不需有連續性
治療:
(1) 生活型態之調整
(2) 尋找背後隱藏之心理因素(如焦慮、憂鬱症、恐慌,或藉發病尋求補償),施予輕度之降焦慮藥物,必要時會診精神科醫師。
(3) 避免加重症狀之因子:如引發便秘之藥物包括嗎啡,三環抗憂慮劑, 5-HT3 拮抗劑,鈣離子阻斷劑,抗乙醯膽素劑,碳酸鈣;可引發腹瀉之藥物則包括平菩賜(cisapride),含氧化鎂之制酸劑,含番瀉葉之草茶,酒精及咖啡因,或是因乳製品造成的乳糖不耐症之腹瀉與脹氣。
(4) 藥物治療:根據不同患者之個別需求調整藥物。
以腹瀉為主之大腸激躁症:
目的在於減少解便次數及急迫性,增加大便的硬度。可使用嗎啡衍生物, 膽鹽結合劑, 及抗憂鬱劑等。有些患者對鈣離子阻斷劑及抗乙醯膽素劑有反應。 Loperamide則可延長小腸及整個腸道之傳遞時間,減少解便次數,改善軟便、解便急迫及腹鳴現象。Alosetron為5-HT3之拮抗劑,是近年研發之新藥。
以便秘為主之大腸激躁症:
目的在於增加糞便中之水份及份量,減少排便之困難度。可逐漸增加食物中之纖維,以使大便成型、增量,但可能同時製造大量腸氣。適合之藥物,包括鎂鹽,乙二醇。目前亦有研究著眼於5-HT3 促進劑之療效,如 prucalopride及tegaserod。
以疼痛為主之大腸激躁症:Mebeverine 為一種不含抗乙醯膽素效果之肌肉鬆弛劑,可抑制迴腸及結腸之蠕動。發現對 80% 以上之患者有效。此外,pinaverium 為選擇性之腸道鈣離子阻斷劑,可抑制腸道之蠕動及傳導過速,因而減輕攝食後之腹痛。Catilon則混合有選擇性之腸道鈣離子阻斷與抗乙醯膽素之效果,與阻斷NK2接受器,選擇性作用在下消化道,使腸道的蠕動波正常化與減少臟器的疼痛感,並少有抗乙醯膽素之副作用。
結語:大腸激躁症是一種症候群,不會致命,也不會互相傳染,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現以下現象,血便或肛門排血、體重減輕、持續腹瀉、才出現且持續未緩解之腹脹、貧血與發燒,這些為器質性疾病之警訊,且絕對不可以大腸激躁症做為唯一解釋,均須進一步安排適當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