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第二位 心血管疾病莫輕忽

【編輯部 / 台中報導】

去年(2010)國人10大死因中,以惡性腫瘤(癌症)居首,心臟/心血管疾病則位居第二位,第三名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也屬於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實際上,心血管相關疾病已經連續4年(2007-2010)蟬聯10大死因第二名、第三名,足見心血管疾病近年來已經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成為國人不容小覷的疾病。

※什麼是心血管疾病

什麼是心血管疾病?廣義而言,舉凡影響心血管系統的任何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主動脈瘤、腦中風、周邊血管疾病....等皆可稱之。這些心血管疾病都有共同的特點,都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進而造成心臟、腦部與周邊血管病變。

台中榮總心臟內科醫師曹承榮表示,在臨床上,心血管疾病則區分為『心絞痛』與『心肌梗塞』,其中心絞痛又可分為穩定型心絞痛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好發於體力活動時,如跑步、爬樓梯等,或者發作於情緒激動、飽餐之後。患者毋須住院觀察,在發作時僅需適當休息或服用可擴張冠狀動脈的硝酸甘油即可恢復。不穩定型心絞痛則通常發生在休息或睡眠時,由於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患者需要住院觀察與治療。心肌梗塞則是由冠狀動脈阻塞所造成的,患者會產生盜汗、呼吸困難、無力、胸痛等症狀,發作時可能因為心律不整而猝死,或併發休克、心衰竭等嚴重病症。

※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嚴重可致命

曹承榮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來自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煙、缺乏運動、遺傳與年齡等問題所引起,除了年齡與遺傳外,多是由於不當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旦病情發作,可能因為導致心律不整而猝死,或併發休克、心衰竭等嚴重病症。心血管疾病同時還會伴隨一些相關併發症,曹承榮醫師指出,其中產生在心臟的併發症有心肌梗塞、慢性心臟衰竭、猝死等,在腦部則會產生腦出血及中風,出現在血管則會產生血管剝離的現象,在腎臟則會造成蛋白尿與腎衰竭,影響視力的部分,則會產生視網膜病變與視力減退等現象。

也因為併發症相當多元,且影響身體機能既廣且深,也因此醫師在進行心血管的疾病的治療時,除治療原有的心血管問題外,仍需考量同時進行各種器官損傷的治療。

※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一旦發現罹患心血管疾病時,除了矯正患者原有的生活習慣,使患者遠離各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外,同時也會搭配藥物治療。如保栓通等使血管更為暢通的藥物,常被使用來治療冠心病,曹承榮醫師表示,如患者血管狹窄屬嚴重程度,則會使用血管支架手術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做治療。其中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屬於外科手術,是以血管重建的方式,繞過阻塞的血管來進行治療。

支架手術又區分為裸金屬支架與塗藥支架兩種,屬於出血較少的手術方式,其中塗藥支架是為改善裸金屬支架再狹窄問題而發明的,支架上塗放藥物以避免自體組織過度生長,產生再狹窄的問題。

國內有Endeavor Resolute 、Cypher、Titan等等不同廠牌的塗藥支架,可依病患不同需求選擇,曹承榮醫師表示,醫師常需要根據患者的狀況,選擇適用的支架,才能將效果發揮到最好,如患者的血管曲折度較高,植入柔軟性較高的Resolute且適合的支架,才能讓治療成效加分,專業的判定對整體治療結果,佔有極重要的比例。但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塗藥支架,如患者藥物過敏、一年內預計將進行重大手術者,都不適合植入塗藥支架,建議植入裸金屬支架。

※術後醫療照護 定期追蹤很重要

曹承榮醫師表示,手術並不能完全治癒心血管疾病,只能降低該疾病對生命所造成的風險。因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改變飲食習慣,建議採取地中海式的飲食方式,包括烹調時採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類的油類,調味多以糖、醋、五香、蔥、薑等代替鹽份使用,主食則選擇糙米或榖米取代白米,多攝取魚類、豆類製品,肉類以里肌瘦肉或去皮家禽為主,盡量減少食用精緻的食品如糕點、含糖飲料,多攝取含纖維的蔬果、核果等。病患並需針對血壓、血糖、血脂與體重進行控制,同時戒煙多運動,遵守醫師指示,才能讓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降到最低。

台中榮總為了提供手術患者完善醫療復健,近期推出中期照護的服務,主要是針對病患術後的需求而設立,其提供的服務內含,一、術後飲食的建議,二、與藥物的諮詢,三、定期提醒病患回診,該服務處並在病患出院一個月內進行電話問候訪問,以確保病患的健康與醫療護理的完整性。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