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台北報導】
隨著經濟發展,國人吃得多、吃得好,生活型態日益趨向高營養、高壓力,造成許多文明病的產生,心血管疾病堪稱是現代文明病中的頭號殺手,而急性心肌梗塞更是殺手中的殺手,甚至有逐漸年輕化之跡象。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收治一個年輕個案,患者年僅32歲,患有年輕型糖尿病,同時合併三高及肥胖,由於忽視治療而遭遇急性心肌梗塞併發致命的心律不整。
經由院方電擊、插管及抗凝血劑等緊急處置過後,立即送他進入心導管中心,發現他三條心臟冠狀動脈都發生病變而阻塞,緊急心導管小組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血栓抽吸及氣球擴張術,再裝上塗藥支架,及時打通了阻塞的心臟血管,救回了一條命。
台中中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峻弘指出,該名病人是典型的代謝症候群,包括糖尿病、中廣型肥胖、高血脂及高血壓,由於平時身體狀況無恙,也無明顯不適,因此沒有飲食控制,也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導致發病。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抽菸、肥胖、血脂異常在年輕族群中的盛行率偏高。其中,高血脂症、吸菸、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更是年輕人心肌梗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國人急性心肌梗塞者人數為2萬8千人,每10萬人就有128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就診,而45歲以下的年輕人就佔所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人數的7.76%。
蘇峻弘表示,根據國民健康局一項最新的資料分析顯示,台灣高血脂患者,罹患心臟病的相對危險是一般人的1.8倍,主要是血脂肪容易沉澱在動脈血管中,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再合併其他危險因子更有加乘的作用。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就是因為冠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壁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將血管阻塞,造成血流量不足與急性心肌壞死,嚴重時很容易導致病患猝死。主要的症狀有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在治療時,目前很強調到院90分鐘內完成緊急心導管手術及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常會先把血栓盡量吸除後,再使用氣球擴張術搭配放置心臟支架使血管恢復暢通。
台灣地區每年約有4萬人接受心臟支架,其中有將近一半患者選擇了塗藥支架。支架上所附著的藥物會逐漸被釋放出來,降低日後血管狹窄及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的機率。臨床發現,接受一般金屬心臟支架的患者,約有三成在半年到一年內會血管再度狹窄。不過,塗藥支架則能將再度狹窄的機率降低至不到一成。
然而對於心臟支架的選擇,蘇峻弘說明,傳統支架與塗藥支架各有利弊,但是對於像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的這類患者,則需特別注意,由於其血管特別容易有廣泛硬化,也會比較細小,當患者放置支架治療後,血管放置支架的地方,內皮及平滑肌細胞生長得特別快,因此若放置傳統支架,會使得血管再阻塞率高達四成,也就增加糖尿病患再次接受心導管手術治療的機會,這類病患更適合放置塗藥支架來降低血管再度阻塞。
最後醫師提醒,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應該遵從醫囑,必須按時服用雙重抗血小板凝集藥物,調查發現,國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術後持續用藥情況不佳。病患住院期間用藥比率為八成八,但出院後能夠服用滿一年的人僅兩成五。與服藥超過九個月的患者相較,沒有遵從醫師指示用藥的病患,死亡率高出七倍之多。因此服用藥物期間,千萬不可自行停藥,避免血管再被血栓塞住。患者也應積極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戒菸、運動,才能避免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