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新生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下)
3.呼吸窘迫症候群
發生原因
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也稱為玻璃樣膜病,是由於製造肺泡內表面張力素的第二型肺細胞分泌不足,導致肺泡塌陷或擴張不全、換氣不足,而致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原因可從肺臟、心臟 、血液、感染、先天性構造異常及代謝疾病中找出,這些疾病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肺臟。肺部表面張力素缺乏會引起呼吸窘迫症候群,造成發紺和呼吸急促。感染會造成肺炎而出現間質或肺葉浸潤的表現。胎便吸入會導致化學性肺炎,造成缺氧及肺高血壓症。胎兒水腫會引起貧血,低蛋白血症會併發高輸出性心臟衰竭及肺水腫。先天或後天性肺發育不全會造成肺高壓症和肺功能不足。
 
若從胎兒的孕齡來區分其病因,可分述如下:
*    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胎性母紅血球症、非免疫性胎兒水腫、肺出血。

*    足月兒:新生兒原發性肺高壓症、胎便吸入性肺炎、紅血球增多症、羊水吸入。

*    早產兒與足月兒皆可發生者:細菌性敗血症(B群鏈球菌)、新生兒暫時性呼吸過速、自發性氣胸、先天性異常(如先天性大葉性肺氣腫、先天性囊狀腺瘤樣肺畸形、橫膈膜疝氣)、先天性心臟病、肺部發育不全、病毒感染(如單純性疱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代謝疾病。
 
而呼吸窘迫症候群的誘因則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兒;肺部表面張力素合成不足如妊娠糖尿病孕婦、曾發生周產期窒息、在尚未陣痛就提早做選擇性剖腹產、男嬰、有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家族史、雙胞胎的第二胎、先天性異常如橫膈膜疝氣導致肺部發育不全。
 
症狀
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症狀會出現包括: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60次)、肋間凹陷,因而降低氣體的交換、發紺、吐氣時呻吟及鼻翼搧動,是人體對於嚴重疾病的一種非特異性反應。
治療&預防
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首先要避免早產,其方式包括:以子宮環紮手術來治療子宮頸閉鎖不全、臥床休息、治療感染及使用安胎藥物、避免新生兒體溫過低、避免生產窒息和低血容積。
 
如果早產無法避免,可以在產前給母親使用類固醇來刺激胎兒肺臟製造表面張力素,出生後可經由氣管內管給予人工合成或天然的表面張力素來預防呼吸窘迫症的發生或降低其嚴重度。
 
至於其治療宜持續監視新生兒並採取下列的步驟:
1.      氧氣治療,持續性氣道正壓,以避免低血氧及酸血症。

2.      供給適當的水分、電解質及營養。

3.      減少不必要的能量耗損。

4.      避免肺塌陷或肺水腫。

5.      降低氧氣對肺部的傷害。

6.      降低機械性換氣對肺部的傷害。
 
併發症
呼吸窘迫症候群所衍生的併發症包括早產本身的問題及治療後所產生的合併症。嚴重呼吸窘迫症的嬰兒,由於需要持續性氣道正壓或呼吸器的治療,氣體很容易經由破裂的肺泡沿著間隙組織而到各處積留,這些氣漏會引起氣胸(空氣進入肋膜腔)、縱隔腔積氣(空氣進入縱隔腔)、心包積氣(空氣進入心包膜)、甚至肺間質積膿,不過這些急性的合併症也因新生兒使用表面張力素的治療而減少。
 
對於體重1500公克以下的早產兒,微生物感染、腦出血、開放性動脈導管也常與呼吸窘迫症候群一起發生。至於長期的併發症包括:肺支氣管發育不全、神經系統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出生體重或孕齡愈小的新生兒,愈易發生。很多新的治療方法如及早以氧化氮吸入治療、肌醇(Inositol)都可以預防長期肺部的罹病率。
 
4.胎便吸入症候群
發生機率
通常胎兒是在出生後才解出胎便,羊水出現胎便染色的機率會隨著懷孕的週數的增加而增加;早產兒<5%、懷孕週數>38週約10%、懷孕週數>42週約有22%、懷孕週數>44週約有44%,所以胎便吸入症候群是足月或過期懷孕新生兒的疾病,很少發生在早產兒尤其是少於34週的早產兒,除非有子宮內微生物感染的發生。
所以胎便吸入症候群乃是指新生兒在產前或出生過程中或出生後最初的呼吸,吸入被胎便染色的羊水,導致完全或部份的堵塞呼吸道而妨礙肺部氣體交換的功能,而且胎便本身也可能引發化學性肺炎、造成肺部血管壓力的上升、組織缺氧的現象而引發各種臨床病症的總稱。在所有生產案例中的5〜10%會有羊水胎便染色,但其中只有5%的嬰兒會發生胎便吸入症而需要氧氣或呼吸器治療,其中約4%可能會死亡。
 
發生原因
    造成胎便吸入症候群常見的原因包括:
(1)過期懷孕、逾期生產。

(2)母體罹妊娠高血壓症(子癇前症或子癇症)。

(3)母親罹患糖尿病。

(4)胎心音不正常,生產前胎兒有窘迫的情形。

(5)子宮內生長遲滯之胎兒。

(6)母親長期抽菸。

(7)母親有慢性心血管或呼吸道疾病。
 
症狀
有胎便吸入的新生兒,其活動力較差、臍帶、腋下、皮膚、指甲會有胎便染色,呼吸急促,有缺氧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現象、鼻翼搧動、胸骨凹陷,嚴重者有發紺現象,會出現周產期窒息的症候如窒息、缺氧、持續性肺高血壓症、低血糖、低血鈣、紅血球過多症、抽搐、乏尿等現象。
 
治療方法
對羊水有胎便染色之胎兒出生時,若其活動力不佳,則需在胎兒產出而尚未啼哭時,以喉頭鏡探視其聲帶,若有胎便則儘快經口插入氣管內管直接抽吸,反覆數次直到乾淨為止。如果其活動力很好,呼吸道並無阻塞而且呼吸順暢,以目前新的觀念,也不一定要插入氣管內管來抽吸。
 
一旦發生胎便吸入症候群。輕症者其呼吸加快的現象在2〜3天內即可漸趨穩定。嚴重者仍需使用高頻率正壓呼吸器的機械式治療及一般支持性療法。因胎便會促進細菌的滋長,同時需給予抗生素治療,並矯正因窒息常伴有的嚴重代謝性酸血症、低血糖、低血鈣、限制水分以治療及預防腦水腫;如發生缺氧性心肌病變併心臟衰竭時,應給予利尿劑及強心劑。
 
後續的可能影響
至於存活者往後的生長發育,取決於病程中缺氧的程度是否嚴重?是否有缺氧所引起的缺血性腦病變?在其肺功能方面,會有阻塞性呼吸道變化,而其呼吸道對過敏原及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也會增加。
 
徐弘治
現職: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博仁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婦產部臨床副教授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馬偕醫院婦產部總住院醫師、美國馬利蘭州大巴爾鐵摩醫學中心總住院醫師、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庵君婦產科院長
 
撰文╱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徐弘治
編輯╱張玉櫻
照片提供╱銘心攝影
可愛寶貝╱王羿睿(本文健康寶寶與內容無關)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5年5月號。http://www.mababy.com/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