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歲的小玲(化名),過去曾患有子宮肌腺症,並在治療過後出現腸沾黏問題,所幸住院治療後獲得緩解。但不久前小玲因頻繁經痛前往婦產科就診,門診中她除了主述經痛問題,也提及自己在吃完粽子後肚子愈來愈鼓脹,甚至絞痛及便秘,懷疑二者是否有關連,然而在檢查過後,醫師發現小玲的子宮肌腺症再次復發,同時亦伴隨著腸沾黏的情況。而腸沾黏發生的原因,是因爲小玲過去採用傳統手術治療肌腺症,其傷口癒合過程中易導致沾黏情形,最後小玲透過腹腔鏡手術,同時治療子宮肌腺症及腸沾黏的問題,至今狀況良好。
患者曾接受腹部手術 九成術後患有腸沾黏
收治案例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醫師表示,除了粽子難消化外,曾接受過傳統剖腹手術也是小玲腸沾黏復發的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統計,接受腹部手術(如:子宮、卵巢、大小腸等)的患者中,約有93%會有腸沾黏問題。另外若曾罹患骨盆腔感染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也容易因骨盆腔沾黏引起腸沾黏,其症狀多以腹痛、脹氣、嘔吐及便秘來表現,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阻塞,引發劇烈腹痛、發燒,甚至危機生命!
鍾醫師說明,手術後的沾黏通常7天內就形成,但約在3~6個月才有明顯症狀。目前針對沾黏的治療方式,大多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其過程為禁食、點滴輸液、放置鼻胃管引流、注射促腸蠕動針劑、禁食 ; 但部分患者因沾黏情況嚴重,僅透過保守治療無法解決問題,需進一步進行開刀治療。
沾黏為手術傷口所致 海扶刀無傷口最不易沾黏
鍾醫師補充,腹部手術後造成腸沾黏的原因在於,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我們身體啟動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把附近的組織都連結在一起,而就產生了「沾黏」!建議患者一開始可選擇海扶刀無創治療,因不會在腹壁及子宮留下傷口,故大幅降低後續粘粘機率。倘若患者仍需透過腹腔鏡或傳統剖腹手術等有傷口的治療方式時,可於術前與醫師討論使用防沾黏或止血產品,來降低腸沾黏發生的機率。
減少食用高纖維食物 餐後運動有助沾黏問題
鍾醫師提醒,有沾黏症狀的患者,平日應少量多餐、細嚼慢嚥,避免一次攝取大量的高纖維食物,如:粽子、糯米等,並建議用餐完進行適度的運動,幫助腸胃蠕動,最後也呼籲,端午節將近,雖然吃粽子為華人習俗之一,但疫情期間,也要遵守防疫規定,避免群聚進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