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婦人沒有其他疾病,但卻因腹痛及一日要拉肚子要拉5、6次,甚至10幾次,嚴重時甚至得請假在家休息,因而求診腸胃科,醫師指出,該婦人患有大腸急躁症,而台灣有17~22%民眾發生大腸急躁症。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昱勳醫師表示,大腸急躁症主要症狀為慢性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慢性腹痛主要是絞痛感,會發生腹痛可能與情緒或飲食有關,但在排便後會改善。而排便習慣改變則是可能會有腹瀉、便秘或是兩者交替出現,也會有排不乾淨的感覺。
吳昱勳醫師指出,當出現大腸或直腸出血、夜晚或是有持續性的腹痛、體重減輕、抽血結果異常時,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或其他影像檢查,以排除大腸癌或其他病因。
患者在飲食方面,就要減少攝取多產氣類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可能會惡化腹痛症狀,此外,酒類與咖啡會刺激腸胃道,應儘量避免食用,倘若本身有乳糖不耐症,也應減少乳糖攝取;如果症狀無法改善或是已經影響到生活,則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吳昱勳醫師提醒,改變生活型態、壓力調適及多運動,能改善大腸急躁症與減緩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06003585-2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