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人有32顆恆牙,可能因蛀牙或外力導致缺牙。許多人認為少顆牙也能吃東西,卻輕忽未來可能會耗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來補救。
缺牙不積極處理 恐致身體傷害
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牙齒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說話、咀嚼及臉部外形,皆與牙齒息息相關,若沒有積極處理缺牙,會造成鄰近牙齒傾倒或位移,導致咬合不正及清潔困難,長期可能造成牙周病等問題。
植牙 花費較高、使用壽命較長
植牙是治療缺牙的方式之一,原理是透過人工植體置入顎骨,取代原有牙根,待與人體骨細胞整合後再鎖入牙冠,不必損害健康牙齒。因流程繁複,整體療程相較以牙橋膺復來的長,且花費高,但做好治療與細心照護,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
假牙 花費較低、易導致其他問題
另一種治療缺牙方式為固定牙橋,作法是透過磨小缺牙處兩側牙齒,作為承重及支撐橋柱,再蓋上橫跨缺牙空洞的相連式假牙,可免除手術治療,療程短且費用較低,但缺牙處缺少咀嚼刺激,容易牙齦萎縮、牙縫變大。
視需求選擇 盡早治療防後遺症
食藥署提醒,兩種治療方式皆須由醫師評估病患生理條件與自身需求後,決定何者較適合。故缺牙情況發生時,請盡早就醫,選擇合適的方式,並定期回診觀察術後傷口,以預防後遺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