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視飆升又不愛戴?新型雙穩定弧角膜塑型片助攻視力控制與配戴舒適度

眼科診所許蓁祐院長指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發生的主因,除了過早接觸3C產品外,長時間待在室內、缺乏戶外活動,也導致近視逐漸低齡化。

眼科診所許蓁祐院長指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發生的主因,除了過早接觸3C產品外,長時間待在室內、缺乏戶外活動,也導致近視逐漸低齡化。

現代兒童近視盛行率居高不下,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小六生中超過7成有近視問題,其中更有10.3%屬於高度近視。眼科診所許蓁祐院長指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發生的主因,除了過早接觸3C產品外,長時間待在室內、缺乏戶外活動,也導致近視逐漸低齡化。若能把握近視發展快速的黃金期及早介入處理,就有機會讓孩子重獲清晰的視力。

許蓁祐院長進一步說明,自然光比室內光更能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而多巴胺可抑制眼軸過度增長,避免近視度數加深,但台灣的教育體制多以長時間的教室內授課為主,家長也缺乏足夠的時間帶孩童到外面跑跳。因此,缺乏戶外活動也是促使近視產生的原因之一。

近視未處理3眼疾風險增!「角膜塑型片」成矯正視力新選擇

小朋友近視發生年齡越小,度數加深的速度會更快,若未及時處理,近視度數每年可增加約100度,同時也更容易演變成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不僅影響日常視力,未來罹患青光眼、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的機率也會增高。除了配戴眼鏡外,目前也有「角膜塑型片」可做為矯正孩子視力的選項。

許蓁祐院長表示,角膜塑型片是硬式的隱形眼鏡,構造為中間平坦、周邊彎曲。在睡覺時配戴角膜塑型片,讓眼皮覆蓋鏡片、鏡片再覆蓋角膜,經過一夜的配戴,隔天早上醒來角膜就會變得較為平坦,使光線能成像在視網膜上,讓視覺變得清晰;角膜周邊則變陡,產生「周邊離焦」效果,藉此讓眼軸緩慢地拉長、控制近視度數的增加。

新型角膜塑型片「2特點」 提升舒適度增加配戴意願

目前角膜塑型片適用於9歲以上的兒童,許蓁祐院長指出,這正好是近視好發的年齡段,若能在近視度數加深前介入,效果將更顯著,因此一旦確診近視,醫師便會與家長討論是否要進行矯正。不過,要年幼的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確實並非易事。許院長說,傳統角膜塑型片較易產生異物感,隔天醒來眼睛感到刺痛不適,小朋友因而抗拒配戴。此外,擔心入睡不安穩、揉眼睛後鏡片可能「不見」等心理壓力,或是一開始配戴時小朋友會反射性閉眼,試戴時間拉長,也會讓孩子失去持續使用的信心。

與傳統角膜塑型片相比,新型角膜塑型片有具e值設計的「新型雙穩定弧」鏡片和高透氧材質等特點。許蓁祐院長解釋,高透氧材質能維持角膜健康,也降低角膜破皮的機率,減輕整夜配戴後的不適感,有助於增加小朋友繼續配戴的意願。

許蓁祐院長也提到,每個人的角膜形狀各不相同,新型雙穩定弧角膜塑型片考量e值參數,透過角膜地圖儀測量兩個軸向的弧度,為患者量身打造更貼合角膜的角膜塑型片,讓鏡片能在角膜上精準定位,不僅提升了鏡片的穩定性和配戴舒適度,塑型效果也更佳。相較起傳統角膜塑型片需要一兩週,視力才能達到穩定值,新型角膜塑型片配戴約三天,就可明顯看到視力清晰度的提升。

新型鏡片可因應多種角膜狀況 更易配戴減少家長困擾

許蓁祐院長指出,小孩配戴角膜塑型片時通常需要家長協助,如果過程中孩子抗拒、或是耗時過長,也會對家長造成極大困擾。新型角膜塑型片更服貼角膜,鏡片不會在眼球上滑動,讓配戴過程更順利、時間縮短,爸媽就會更有意願鼓勵小孩配戴。此外,過去往往需要多次試戴才能找到合適的角膜塑型片,代表家長、小孩必須頻繁往返醫療院所;新型角膜塑型片根據個人角膜情況打造,也能更快地配戴成功,減少來回奔波的次數,為家長免去一大麻煩。

可量身定制的新型角膜塑型片也能因應更多複雜的角膜情況。許蓁祐院長分享,有好幾個9、10歲的個案,角膜本身較平坦或是單眼皮,角膜塑型片不夠服貼角膜,造成角膜壓迫的幅度不足、視力進步有限;使用新型角膜塑型片更平貼角膜,也能加強視力矯正效果,這些小患者原本視力約為0.5至0.6,配戴三至五天後,現在一整天都能擁有1.0的視力。

注意鏡片清潔防感染 配戴時間應充足確保矯正效果

許蓁祐院長也提醒,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時,務必要注意鏡片的清潔跟保養,慎防細菌感染,同時要配合定期回診,讓醫師掌握視力矯正的情況,以及確認是否發生感染。再來,角膜塑型片的配戴時長應為7至10小時,許院長建議家長在臨近睡覺時間才讓孩子配戴,盡量不要配戴後又去寫功課、看電視等需要用眼的活動,避免鏡片移位、不在標準位置上,並確保充足的睡眠,才能達到預期的矯正效果。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