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輕生頻傳! 專家授「自殺防治3步驟」拯救更多生命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針對15歲以上民眾進行的電話調查顯示,全國有66.7%的人存有「自殺身亡的人,在生前不會說出他們想要自殺」之迷思。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針對15歲以上民眾進行的電話調查顯示,全國有66.7%的人存有「自殺身亡的人,在生前不會說出他們想要自殺」之迷思。

近日屢傳名人輕生消息,讓許多人感到震驚與不捨,更引發了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自殺通報年齡層以15-24歲居多 女性案例增加

根據統計顯示,國內自殺通報人數最多的年齡層為15-24歲,而此年齡層常見的自殺近因為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家庭成員問題或感情因素等(如男女朋友);而15-24歲、25-44歲自殺死亡率逐年上升,尤以女性增幅特別明顯。女性在面對生活、工作、家庭等多重壓力下,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大眾提高對女性心理健康重視之議題刻不容緩。

熟練三技巧 共當生命守門人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針對15歲以上民眾進行的電話調查顯示,全國有66.7%的人存有「自殺身亡的人,在生前不會說出他們想要自殺」之迷思。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表示,每個人在自殺防治上其實都可能扮演重要且關鍵的角色,平時提高對自殺意念的覺察,時常關懷身邊的親朋好友,特別是那些可能面臨心理困擾的人,主動傾聽並給予支持,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掌握守門人「一問」、「二應」、「三轉介」3步驟來協助他人:

【一問】主動關懷身邊的人,留意可能的自殺徵兆,如:異常憂鬱、心情低落、反覆提到死亡或自殺、突然轉送重要物品或立遺囑、飲食或睡眠習慣的突然改變、透露自殺意念或計畫等。

【二應】以不批判的態度聆聽並同理對方的問題與苦處,切勿做出突兀的評論,應以平和的語氣給予對方支持。

【三轉介】當情緒困擾持續或表達負面訊息時,除了陪伴對方,若情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應即時協助對方就醫,連結可用的資源。平時可撥打 24 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尋求協助,或張老師專線1980、生命線1995,亦可至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精神醫療院所諮詢。若遇緊急狀況,應立即報警,以確保安全,避免悲劇發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