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北市衛生局資料顯示,偏頭痛在台灣15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為9.1%,尤其好發於女性和20至50歲的人士。本週又有大陸冷氣團南下,全台明顯降溫,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醫師指出,天氣變化是偏頭痛的常見誘因之一,尤其是氣溫下降或天氣寒冷時,許多民眾就經常飽受偏頭痛的困擾。雖然偏頭痛多數時候只是短暫的不舒服,但長期持續可能代表腦部出現其他健康問題,請民眾務必小心注意!
天冷就容易偏頭痛有「4原因」 吃這「2類食物」也會誘發!
為什麼天氣一變冷就容易引發偏頭痛?謝炳賢醫師表示,血管會在氣溫降低時收縮,以保留身體的熱量,但這種血管的急劇收縮與擴張可能刺激神經末梢,成為頭痛或偏頭痛的原因之一。若是冷鋒來襲或天氣劇烈發生變化,也就是日夜溫差較大時,大氣壓力的波動可能影響腦部內的壓力平衡,導致偏頭痛發作。
此外,冬季日照時間減少,加上氣溫寒冷,許多人可能因此感到緊張或焦慮,進一步誘發偏頭痛。天氣較冷時,有些民眾可能喜歡吃一些高熱量或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酒精等來補身子,但謝炳賢醫師提醒,這些食物可能也是偏頭痛的誘因。
多為暫時性異常!「這些狀況」可能有腦部病變 須立即就醫
謝炳賢醫師強調,大多數偏頭痛是神經和血管功能的暫時性異常,與腦部結構性問題無關。不過,如果偏頭痛頻率明顯增加,或伴隨以下異常症狀,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
- 偏頭痛突然惡化或變化:偏頭痛的性質發生變化,如疼痛部位或強度突然改變。若疼痛由單側轉為雙側,或疼痛的時間變長,也須多加留意。
- 伴隨神經症狀:除了偏頭痛外,同時伴隨視力模糊、說話困難或肢體麻木的症狀,感覺混亂或注意力無法集中,都是警訊。
- 與其他系統問題相關:當偏頭痛伴隨發燒、噁心嘔吐或頸部僵硬,可能暗示腦膜炎等問題。若出現癲癇樣發作或意識不清的狀況,必須立即就醫檢查腦部是否有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