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歐姓退休老師平日飲食口味偏鹹,又喜好醃漬食物,2023年起自覺吞嚥困難惡化,最嚴重時只能勉強喝水。就醫後檢查發現,食道與胃賁門處長腫瘤,阻塞程度嚴重,切片證實是胃癌,影像檢查顯示為第四期。
化學與免疫治療縮小腫瘤 微創手術切除全胃
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外科部主任兼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醫師提到,患者臨床分期已經是第四期,但病人「免疫綜合陽性分數」數值較高,預期免疫治療的反應會很好,也符合健保規範,因此先施行化學與免疫治療,腫瘤明顯縮小。阻塞症狀得到緩解後,再以微創手術切除全胃,並且仔細廓清周邊淋巴結,避免癌細胞復發。
余政展醫師進一步解釋,手術中同時加入預防性「腹腔溫熱化學治療」,降低腹腔轉移風險,提升治療成效。術後的病理化驗幾乎已找不到癌細胞,成功逆轉歐老師第四期胃癌成為一期。
癌症提升存活率 需個人化治療與手術精準度
余政展醫師說明,日本、韓國兩個胃癌盛行率高的國家,三期5年存活率可達5到6成,全臺灣平均卻只有3成,還有努力空間。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台中慈濟醫院胃癌病人平均5年存活率,一到四期統計數據亮眼,第三期存活率甚至高達全國二倍比肩日韓。他指出,癌症治療需團隊努力,一到四期胃癌平均五年存活率提升,除導入適合治療策略、量身打造用藥,醫師手術的精準度更是關鍵。
減少胃癌發生率 從改變生活、飲食做起
余政展醫師提醒,減少胃癌發生率,還是要從改變生活、飲食做起,少吃醃漬、燒烤、太鹹等食物。即使已罹患胃癌,還是要積極治療,只要醫病一起積極面對癌症,還是可以逆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