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台灣罹患巴金森氏症人數約為8萬人,主要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環境汙染、腦部外傷或腦部疾病有關。巴金森氏症治療初期會先採用藥物治療,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用藥劑量或種類;若患病長達五年以上,藥物無法達到良好控制效果,甚至出現異動症、耐受性減弱或其他副作用(如低血壓、幻覺、記憶或認知功能障礙、強迫行為等等),則可考慮外科手術療法。
長期藥物治療恐陷瓶頸 DBS為患者開闢另一條路
在藥物無法改善病情的情況下,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藉由DBS系統調節腦部的異常活性,改善患者的動作障礙症狀。然而,並非所有巴金森氏症患者都適合接受此手術,還需由神經內外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DBS手術主要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腦部植入電極導線,第二階段則是植入DBS神經刺激器。手術後,刺激器將電流傳導至腦內導線,導線再釋放微弱電氣脈衝來刺激目標神經核,進而調節並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患者術後需定期回診,漸進地調整DBS系統的刺激參數與電量。
臺北榮民總醫院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醫師分享:「DBS手術後並不會馬上達到效果,大腦迴路需要時間恢復正常運作,通常需要3至6個月的適應期讓患者習慣DBS系統的作用,再配合神經內科的用藥,方能有相對療效。」
肌張力不全患者福音 充電式電池納健保減輕百萬負擔
DBS除了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美國FDA已核可DBS用於治療原發性顫抖、肌張力不全與強迫症。但對許多病人來說,進行DBS手術最大的障礙,是需要自行負擔近百萬的昂貴費用。
幸運的是,台灣自108年起已將治療巴金森氏症的DBS整套特材納入健保。為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中央健保署自113年9月1日起,正式將「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肌張力不全症患者。
肌張力不全也是一種動作障礙疾病,患者會有全身或局部肌肉發生不正常持續收縮,進而出現全身扭曲甚至關節變形等症狀。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或肉毒桿菌治療來緩解症狀,但如果藥物控制效果有限,則可考慮接受DBS手術。
劉康渡醫師說明,目前健保給付巴金森氏症的DBS刺激器是非充電式電池,約可使用3-5年;肌張力不全患者通常年紀較輕,需要較高的電量刺激方能改善症狀,因此需要電池容量較大的充電式電池。現今充電式DBS電池的壽命可逾15年,對於肌張力不全患者來說,能有效且長期提升病情的改善程度,無疑是一大福音。
▲DBS導線植入目標功能型神經核示意圖
AI讓神經核刺激甜蜜點可視化 可望最大程度改善病況
劉康渡醫師也解釋到,DBS採用神經外科立體定位手術,經影像定位後,在腦中植入DBS導線到非常微小、直徑不到1公分的功能型神經核,因此DBS手術對於導線植入大腦神經核位置的精準度要求很高。但還有一個影響DBS治療的關鍵-電刺激的作用位置,倘若導線植入位置準確、刺激位置也有擊中甜蜜點,則有機會讓症狀達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北榮於去年率先導入含有AI技術的影像導引程控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可以精準勾勒出每位患者的腦部結構,幫助醫師在手術後檢視導線與神經核內甜蜜點的相對位置,幫助調整電刺激的作用位置。
對此,劉康渡醫師以棒球的好球帶「九宮格」輔助判決作比喻:神經核就像好球帶,一般而言好球帶可由主審肉眼直接判斷;而將DBS導線植入神經核,就好比將球投入好球帶,可能是外角球或內角球。導線植入後,這套影像導引程控系統就如輔助判決一樣,能透過AI技術辨識出,以該位患者而言,這顆球(導線)實際落在好球帶(神經核區)九宮格中的哪一格,為醫師提供可視化影像,並依此判定甜蜜點的方位。
此程控系統不僅可提升治療效率、減少患者回診次數與經濟負擔,最新的DBS導線更具有方向性設計,能在治療時精準鎖定放電位置,也能避免影響到不需要刺激的區域,藉此為患者提供更靈活、更客製化的治療方案。
從地獄到天堂 DBS治療後重返崗位
劉康渡醫師分享,曾有位外科醫師在40幾歲時確診為早發性巴金森氏症。發病初期雖可透過藥物控制症狀,但隨治療超過5年便開始出現藥物波動等副作用,導致他無法正常執業。而此位醫師在接受DBS手術加上影像導引程控系統的幫助下,獲得超乎預期的治療效果,如今已重回醫療崗位、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