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更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且已經脫離可做初級預防的階段,畢竟此年齡層的人,若有疾病的話,病程大多形成或已走到一半,此時健康檢查的目的,在於如何把這些疾病找出來。
家庭醫學科醫師陳皇光說,60歲以上即將進入銀髮階段的熟齡男性,健康檢查的經費多半足夠,但在選擇檢查項目時,則要考量各項檢查可能會有的風險。
他舉例腸胃鏡,年齡越大的人,可能就無法忍受喝瀉藥一次脫水2公斤,也無法容忍一整天不進食,因此,在選擇健康檢查項目時,不必勉強非得在一天或兩天內完成所有的項目,可以把一些重要檢查分開做。「或者,有些特殊檢查,也能等到症狀出現時,再進一步考量也行。」就如腸胃鏡,若真有麻藥風險時,可先做初步的糞便潛血檢查,等檢查有問題時,後續再由醫院處理,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基本項目不能少 得注意骨質疏鬆問題
針對熟齡男性,除了基本的健康檢查項目、BC肝帶原檢查、常見的癌症篩檢都不可少外,也可加入老人常見的骨質疏鬆現象,「這階段的老年人常會喊腰酸背痛或有酸麻感,透過骨質密度檢查,可以確認是否為骨鬆引起及追退化變形或骨折所造成。」陳皇光指出,現在有新的骨質密度檢查儀器如「DXA雙能量X光吸收儀」,可掃描髖關節與腰椎的骨質密度,觀察是否有骨質減少或疏鬆,同時還能測量肌肉量,提前預防肌少症。
別忘了注重男性更年期
至於高階影像,如全身性的核磁共振,陳皇光並不特別推薦,他認為,除非荷包夠深,且有腦部、脊椎、胰臟等癌症高風險族群,可以考量加選。「否則,很多器官都有各自的檢查項目能找出問題,如大腸癌可透過腸鏡,肺癌則是低劑量電腦斷層,肝癌可利用腹部超音波等等。」總之,選擇的原則,應優先選擇成本效益較高的項目為主。
家庭醫學科醫師張茵畬則提醒,男性更年期也是熟齡男性可重視的環節,雖然不若女性更年期來得明顯,症狀也模糊,但許多有情緒不穩、性功能障礙等的男性,可以事先透過PADAM問卷自我評估,若問卷結果發現,10個問題中有3個以上答「是」,則明顯有睪固酮不足的現象,可以再檢驗睪固酮指數(包括總睪固酮與游離睪固酮),以評估是否有男性更年期。
另外,攝護腺腫大或攝護腺癌症好發於年長之男性,傳統上可抽血檢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目前還可搭配前列腺健康指數(PHI)預估PSA異常升高是單純攝護腺腫大還是有可能為攝護腺癌。
有紅字要追蹤 不是做完就沒事
面對複雜的健康檢查項目,許多民眾都會心想,預算到底要抓多少?陳皇光提出約略的標準,「如果要做到90分的健康檢查,花費大約會落在兩萬元至三萬元之間;如果只想70分至80分,通常五千元左右就足夠,先基本檢查為主,再依據自己的風險值,挑選超音波類的檢查就能搞定。而即使花費超過七、八萬元,通常也只能達到93分或94分。」他認為,一個人的健康是有極限的,年齡增長器官退化是很自然的事,這時只要維持功能就好,不一定強求全部都健康沒問題。
但更重要的是,做完健康檢查之後,對於紅字的表現要有警覺,千萬不要忽略不管,而須持續追蹤。現在也已有許多健檢中心提供後續疾病的轉診、營養與運動諮詢等服務,建議民眾在健康檢查過後,要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後續的處理與追蹤時程,才能達到健康檢查的最終目的。
40-60歲健康檢查建議項目
資料提供:國泰健康管理、台安醫院健診中心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