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聽損的聽損程度不明顯,目前臨床上對於是否該配戴輔具,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指引。但微聽損可能會使大腦處理聲音訊息的區塊,因久未被刺激而退化,若發生在孩子身上,還可能會影響其語言發展、發音、學習等。
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組長張憶萍聽力師表示,以早療、預防觀念來說,除非是評估後確認輔具效益不大,基本上都會建議微聽損個案配戴輔具,尤其是新生兒、學齡前兒童,但很可惜的是,即使微聽損個案有需求,也可能會因為「經濟」而選擇不配戴輔具。
助聽器補助需身障證明 微聽損大多不符標準
關於聽力損失配戴的輔具,最為民眾所知的就是助聽器。目前,若領有聽力身心障礙證明第二類者(b230聽覺功能)就可以申請助聽器補助。
但根據《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6歲以下的嬰幼兒,雙耳整體障礙比率需至少達22.5%,才符合身障證明申請資格。若以我們較為熟悉的分貝數來對照,要達到整體障礙比率22.5%,雙耳聽損者的聽力損失至少要40分貝以上、高頻聽損者至少有一個高頻頻率的聽損在50分貝以上才符合資格,單側聽損者甚至不符合此標準。
微聽損中的「輕度聽損」判定標準為雙耳聽損20-40分貝;「高頻聽損」為超過2000赫茲的聲音,雙耳或單耳聽損大於25分貝;「單側聽損」劣耳聽損高於20分貝。換句話說,多數微聽損者是拿到不身障證明的。
張憶萍聽力師指出,助聽器一耳費用大概2萬-10萬,甚至還有更貴的,若是兩耳都需配戴助聽器,就需要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費用,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對有聽力問題又有輔具需求的人影響其實很大。
聽損程度小+無補助 微聽損多選擇「再看看」
再加上微聽損的聽損程度微小,造成的問題不嚴重,有時也不會在當下產生立即的影響,在沒有補助、輔具費用昂貴的情況下,張憶萍聽力師提到,有些家長會選擇再觀察看看,也許孩子學習上的問題不是聽力造成的,只是不專心而已。
雖然目前輔具還有人工電子耳、調頻系統、遠距麥克風等,微聽損學生在學校內也可以免費申請調頻系統使用,但在其他場域,生活上還是會因聽力損失而受到許多影響,助聽器補助對於微聽損的民眾來說一直是很大的問題。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雖然依不同聽力狀況會建議不同的輔具,是否要配戴輔具也很個別化、無一定標準,不過若有溝通上的問題、聆聽特別吃力都應該戴助聽器,但補助標準一直無法滿足聽損者需求,非常的可惜。
如果未來補助能再放寬,不僅能減輕微聽損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可增加微聽損者配戴輔具的動機,減少後續的影響,達到預防、早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