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連續稱霸40年,癌症發生率年年創新高,且有年輕化趨勢。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積極研發幫助抗癌防癌的飲食指導介入模式,經過他們研究發現,「全方位飲食指導介入模式」確實能夠對癌友的體重、身體檢查指數、營養攝取、生活品質4大項指標獲得改善。
癌症關懷基金會飲食指導 掌握「黃金密碼」、飲食紀錄
癌症關懷基金會發表「飲食指導介入模式:3個月癌友飲食指導專班」成果,成果研究已通過臺北醫學大學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可,使用歷年參與基金會專班的701位學員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中男性佔15%,女性佔85%,近70%在40-59歲,學員中有60%是癌症第一、二期,其中以女性居多,有近40%為第三、四期,尤其第四期男性比例非常高,從中發現女性較積極提早採取抗癌健康對策行動。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癌友飲食指導專班可說是「全方位飲食指導介入模式」,學員經由專屬的營養師指導陪伴3個月,並依個別情況設定飲食黃金密碼CP值,C代表五穀雜糧,P代表蛋白質,針對這兩類飲食設定每日攝取量,此外,癌友每日需撰寫飲食記錄本,紀錄包含餐食、飲水量、排便與運動等,課程前後還需做抽血檢查及生活品質問卷調查,以評估疾病改善狀況。
體重、檢查指數、營養攝取、生活品質 癌友4項指標皆改善
從成果發表資料中可看到,癌友經過指導後有以下4項改善:
一、體重:在介入前約有36%癌友體位未盡理想,其中過重佔27%,過瘦佔9%,而介入後發現,不論過瘦過胖體重都有顯著改善,過瘦癌友其中最多三個月胖4公斤,過重/肥胖者最多三個月瘦6公斤。
二、身體檢查指數:介入前超過10%癌友有肝功能指數異常、近30%有高膽固醇血症、近15%高三酸甘油酯、近25%飯前血糖異常、近10%尿酸高。經三個月的指導介入後,以上項目都有顯著改善,且癌症治療常造成的白血球與紅血球低下,在飲食指導介入後也有明顯改善。
三、營養攝取:相較於介入前,癌友各類食物攝取達成率有顯著改善,食物攝取的種類部分也由每日平均19種,提升到27種,增加最多的是多色蔬菜、堅果與植物性蛋白質食物,並同時養成飲水、運動習慣。
四、生活品質:根據前後問卷分析發現,介入後顯著提升癌友的自我效能,也增進自我飲食管理能力,癌友整體生活品質顯著提升,情緒狀態(如:憂鬱、易怒)、疲倦感、疼痛感及睡眠困難也都有顯著改善。
落實健康飲食生活 癌友親身分享個人經歷
接受飲食指導的癌友也分享到,年輕時常常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凌晨2點,覺得食物只要能吃飽就好,而且都以外食居多,在7年前發現已腦癌四期,腫瘤大約有3.5公分,經過化療、放療都沒有效果,但在經過飲食指導後腫瘤逐漸消失,也讓他懂得如何自我照顧。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也呼籲,罹癌不可怕,基金會規劃設計的「癌友飲食指導專班」改變癌友飲食、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並讓癌友感受到愛與關懷,希望能有效幫助民眾抗癌防癌,而且飲食指導經醫學統計分析證實有效,希望癌友不要放棄,一起努力,找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