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是指在上消化道黏膜層形成的傷口,常見的位置包括胃以及十二指腸。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承達指出,有些人可能會沒有症狀,部分的人會有,如上腹疼痛,胃潰瘍通常在進食後會疼痛。而十二指腸潰瘍通常在空腹時疼痛;腹脹,進食少量即感到飽足,沒有飢餓感;噁心及嘔吐,情況嚴重可能會有出血(吐鮮血、解黑便),及胃腸道阻塞。
消化性潰瘍 常見感染原因一次看
林承達主治醫師說明,造成消化性潰瘍可能的原因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或是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包括阿斯匹林、布洛芬。目前也有數種方式可檢驗幽門螺旋桿菌,如上消化道內視鏡、C13尿素呼氣法、糞便抗原檢驗、血中抗體檢驗等。
一般而言,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服用3種或以上的藥物約2週時間,藥物含有胃酸抑制劑以及數種抗生素,胃酸抑制劑可能須服用更長的時間,需與醫生討論。
胃食道逆流、酸性逆流 這些症狀最常見
至於常聽見的胃食道逆流、酸性逆流,林承達主治醫師表示,酸性逆流是指原本在胃內的酸性物質反向往上至食道,酸性逆流最常見的症狀為1.火燒心:從胃或下胸部朝頸部這段距離,會有灼熱的感覺;2.逆流:酸性及未消化完的食物回流至喉嚨或嘴巴。其他則是胸腹疼痛、咳嗽、噁心嘔吐、無法解釋的咳嗽、喉嚨痛或聲音沙啞。
治療胃食道逆流 把握黃金就醫時間
目前主要有數種不同機轉的藥物可以治療,最常見的包括制酸劑、抗組織胺以及氫離子阻斷劑,主要可以減少或是阻斷胃酸的分泌。對於輕微的症狀,制酸劑可在短時間內達到療效且通常不用處方箋可在藥局取得,但抗組織胺通常較制酸劑效果長且持久;對於嚴重且頻繁的症狀,氫離子阻斷劑則是最好的選擇。
大部分人可以藉由調整飲食習慣或是姿勢得到改善,但若長時間的嚴重症狀已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甚至於睡眠品質則建議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