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23,6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458例本土個案及21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8例死亡。
各縣市個案分布
- 新北市4,135例
- 臺中市3,063例
- 臺北市2,617例
- 高雄市2,248例
- 桃園市2,151例
- 臺南市1,834例
- 彰化縣1,133例
- 苗栗縣719例
- 雲林縣712例
- 屏東縣683例
- 新竹縣590例
- 新竹市512例
- 宜蘭縣490例
- 嘉義縣489例
- 南投縣416例
- 花蓮縣411例
- 基隆市330例
- 嘉義市290例
- 臺東縣280例
- 澎湖縣192例
- 金門縣155例
- 連江縣8例
8月大男嬰新冠合併綠膿桿菌 具「多重抗藥性」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例34中重症個案、1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17例具慢性病史、11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死亡個案為8月大男嬰,本身沒有慢性疾病,在7/6發燒,隔天因呼吸急促前往急診就醫,X光片顯示有右上葉肺炎、新冠PCR檢驗陽性確診,診斷為肺炎合併敗血症,收治於加護病房,並使用呼吸器及給予瑞德西韋與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不過住院後,從血液培養中,發現有多重抗藥性的綠膿桿菌,才因此導致肺炎與敗血症,且不幸併發了氣胸與大量胸水,因病況不穩,使用葉克膜治療,但仍持續惡化,於7/31過世。
羅一鈞說明,「綠膿桿菌是一個在嬰兒與新生兒之中,如果感染,容易引發猛爆性重症的細菌,在社區中普遍存在於泥土、飲水及空氣。」不過這一案目前仍不清楚,是如何從社區中感染綠膿桿菌,而綠膿桿菌合併新冠病毒感染相當少見,「也是第一次在重症與死亡個案中出現。」
鎮靜劑過量!染疫青少年引發「心因性休克」
今日有1例青少年重症,是一名17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並長期服藥,曾接種2劑疫苗,7/30出現咳嗽、喉嚨痛與新冠確診,8/2因心悸就醫,給予鎮靜劑,8/3再度出現心悸症狀到急診,並給予鎮靜劑,不過在急診觀察期間突然發生昏迷,經過心電圖檢查,發現有心跳過慢、心律不整,與血壓過低的情形,疑似是鎮靜劑過量導致,並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治療,8/6症狀改善,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在加護病房治療。「此例主要是疑似鎮靜劑過量、引起心因性休克,同時有新冠病毒感染。」
6個月至未滿5歲幼兒 BNT疫苗接種建議出爐
指揮中心表示,於8日下午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會中專家就6個月至未滿5歲幼兒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進行討論。經評估疫苗臨床試驗安全性及有效性結果、國內外疫情風險,參酌各國現行疫苗接種政策,建議如下:
一、依據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整接種3劑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可降低感染COVID-19之風險。雖然目前國內疫情持平穩定,惟邊境管制政策逐漸開放後,社區感染風險提升,應盡速建立幼童免疫保護力,建議滿6個月至未滿5歲之幼兒除其他已建議之疫苗外亦可接種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以降低感染後住院、重症(腦炎、MIS-C)及死亡風險。
二、參酌疫苗臨床試驗、我國食藥署核准之該疫苗適應症與劑量及其他國家預防接種政策,建議接種3劑基礎劑,每劑3微克(mcg),第1劑與第2劑間隔至少4週,第2劑與第3劑間隔至少8週。
三、建議以同一廠牌完成應接種劑次。
指揮中心提醒,有關幼兒Pfizer-BioNTech 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實施時間,指揮中心將視疫苗供應及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接種作業安排時間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