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世界的心跳: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和團隊的故事》一位臺灣培養的醫師,成為享譽國際的心臟醫學泰斗,在世界熠熠發光的他,從未出國深造,研發出獨步全球的心房顫動電燒術,帶領臺灣站上世界的頂端,為世界上更多病人與家庭,帶來生命重生的希望。
陳適安醫師及其所打造的團隊,堅信臨床實證的力量,不懼權威,牽引全球治療心律不整的脈動。
.建立「非肺靜脈起源性的心房顫動」理論,開啟全球心房顫動治療里程碑。
.使用頻譜分析電生理訊號方式,輔助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增進手術的成功率。
.獨步全球的心房顫動電燒術,被美國心律醫學會稱為「臺北方法」 (Taipei Approach)。
.訓練世界各地逾五百多位心律不整專科醫師。
.協助超過二十個國家發展心房顫動電燒術。
全球第一的突破
「非肺靜脈區域是心房顫動異常放電的另一主要來源。」全球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的醫師,是陳適安。
這是繼確定「肺靜脈是產生心房顫動的主要來源」後,團隊又一個重大突破。
就在國際間普遍接受,導致心房顫動的異常放電處主要在肺靜脈,並開始在肺靜脈和左心房接口處電燒之後,卻有許多患者在手術後又復發。當時,國內外大多數醫師都認為,應該是原本的電燒處再度產生不正常放電所導致。
可是,陳適安在研究諸多病歷之後,卻覺得這個說法似乎過於簡單。會不會有別的可能性呢?這個疑問一直存在他心中。
來自上腔靜脈的異常電流
這一天,陳適安和學生戴慶泰(前陽明交通大學教授)、蔡青峰,以及當時的高雄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邱春旺等人,聚集在北榮的心導管室裡,為患者進行心房顫動電燒術。那時高雄榮總還無法執行心房顫動電燒術,因此邱春旺將一名患者轉至北榮,並到現場學習。
這位病患從早上十點就進入心導管室,眼看著已經傍晚了,負責定位的蔡青峰仍搜尋不到異常放電的位置。
要找到異常放電位置難度確實很高,他們依照既定的方法,先讓電極導管釋放微小的電刺激,誘發心肌異常放電。大家分工合作,有的醫師在手術室內負責控制導管和電燒,有的則在控制室監測數值,一雙雙眼睛緊盯記錄螢幕,絲毫不敢鬆懈。
突然在晚上八點多,訊號記錄儀器接收到異常放電的訊號了,只不過這個位置讓所有醫師驚訝得睜大了眼睛,紛紛懷疑會不會只是雜訊?
因為儀器顯示,異常電流來自與右心房相接的上腔靜脈,而非原本預期的,與左心房相接的肺靜脈。
當時正是團隊一員的林永國(現任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萬芳醫院醫務部主任)記得很清楚,這名患者的上腔靜脈有非常雜亂且快速的訊號,而心房、肺靜脈等處則一切正常。
蔡青峰解釋,當時大家已經了解,不正常放電的來源可能有很多,甚至國外也有文獻記載,早在一九七九年左右,就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心房顫動來源可能來自上腔靜脈,不過這個研究並未受到醫界重視。
發現意外的價值
「這個地方怎麼會有訊號?」蔡青峰回憶,當時眾人都對這個現象很不解,但是偵測訊號卻清清楚楚地顯示,心房顫動來源不是肺靜脈,也不是右心房的心臟壁,而當導管更往上推時,與右心房相接的上腔靜脈,確實不斷傳來明顯的顫動訊號。
陳適安立即判斷,這些訊號應非雜訊,他指示針對此處電燒,顫動果然停止了。陳適安認為,這名患者的狀況可能並非單一事件,或許早期動物實驗的結果也會出現在人類身上。
這項突破性的發現,讓團隊十分振奮,但個性謹慎的陳適安同時也保持懷疑,「怎麼會在肺靜脈以外的地方,會不會是哪裡搞錯了?」
蔡青峰說,許多的「意外」會被忽略,但用心、細心的人,往往能找出意外的價值。
沒有跨越不了的障礙
想要證明對錯,就要有更多病例。陳適安要求團隊,日後監測心房顫動的範圍,不能局限於肺靜脈,而要擴大至包含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冠狀靜脈等的非肺靜脈。
當時,全國僅北榮和林口長庚醫院可以執行心房顫動電燒術,許多醫院都把這類病例轉往北榮。因此,病例很快累積到一百個,讓這項發現愈來愈明確。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實定位的程序非常複雜,整理分析這些資料,忙翻整個陳適安團隊。
接受手術的病患,要先誘發顫動,才能判斷訊號由哪個部位出來。光是等待誘發,往往就耗費了很長時間。
「那時每個病患至少要花八至十小時,」陳適安回憶,團隊接到的轉送病例,通常是服用一到兩種藥物無效,而且病情嚴重、複雜度高,才會選擇手術。那時候沒有立體定位系統,也沒有心房顫動教科書可以依循,全靠自己摸索,學習門檻相對於現在高很多。
不過,對陳適安帶領的團隊來說,沒有跨越不了的障礙。
從基礎做起且要融會貫通
陳適安要求團隊從基礎做起。那是各項儀器尚未發達的年代,一整疊厚厚的頻率圖紙,每一個波頻曲線的頻率間距,都必須拿著尺以手工測量。
更困難的是,訊號圖是平面的,心臟卻是立體的,醫師必須不停測量及運算每一個波段的距離,並搭配X光片,在數分鐘之內,就要將紙上訊號在腦中自行轉化為3D的心臟心房位置,推斷出可能的異常放電點。
倘若不是對電氣生理學瞭若指掌,同時具有如建築師般的立體圖概念與數學運算技術,很難如此快速反應。
除此之外,手、腦也要密切配合,手中操控的導管已經到了哪個位置?何時要轉彎?位置是否正確?每一次動作都要在腦中模擬出清楚的影像。
蔡青峰說:「如果沒有良好的物理與數學基礎,或者沒有將心臟電氣生理學徹底融會貫通,腦中很難有影像的概念。」
陳適安日後曾在中國大陸為一個罕見病例示範電燒術,正常人的心臟在左邊,這名心律不整患者的心臟卻在右邊,整個影像顯示是相反的。
一同前往的謝敏雄回憶,陳適安說,只要將原本X光片拍攝角度,從正面三十度、側面六十度,改為側面三十度、正面六十度,並且「在腦中把影像相反就沒問題了。」
話說得輕描淡寫,其實如此鏡像轉換,與熟悉的手術習慣完全相反,臨時要操作是十分困難的。
這樣高難度的個案,考驗的是平常的技術熟練,以及臨場的反應能力。
不被全世界相信的突破
在團隊廢寢忘食,擴大監測範圍超過一百例之後,陳適安終於確認,來自非肺靜脈的心房顫動約占了10%~15%。他與團隊開始著手將這個結論整理發表。
2000年與2003年,團隊陸續發表重大發現:「非肺靜脈異常放電是心房顫動致病原因之一」,正式刊登於《循環》。擔任兩篇論文第一作者的蔡青峰、林維祥(現任國防醫學院教授、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對這項非肺靜脈的學術觀點,貢獻良多。
陳適安回憶,這項研究引發極大的波瀾,「當時全世界沒有人相信我。」
海薩吉爾團隊的研究認為,95%的心房顫動來自肺靜脈。對此,團隊也曾思考:「種族會不會是造成法國與臺灣研究,差異如此大的因素?」
「我堅持這項研究百分之百是對的,」儘管初期沒有人看好,但陳適安並不退縮。
更多內容請看《引領世界的心跳: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和團隊的故事 》
本文摘選自《引領世界的心跳: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和團隊的故事 》,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