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輯/認識放射線 診斷治療好幫手
認識放射線 診斷治療好幫手
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部份之一,在現代腫瘤學的臨床應用上,放射治療常與外科手術治療或化學治療合用以獲得最好的腫瘤控制及最低的正常組織傷害。而欲成為一位優秀的放射腫瘤醫師,瞭解放射治療的原理是必要的。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血管疾病或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在先進國家排名第一。在台灣,2020年心臟疾病死亡人數為20,457,比前一年增加3.0%。一旦發生阻塞性CAD或心肌缺血或梗塞,將接續負擔龐大醫療費用,因此CAD早期偵...
-
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50歲以上民眾逾半數有甲狀腺結節現象,而近年來出現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以微創方式消融結節,不需全身麻醉同時也能改善過去手術可能遺留下來的後遺症。但你知道嗎?新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不只可以用在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患者也有機會可以受惠!且能協助患者在保留甲狀腺的狀況下接受手...
-
「急診室」顧名思義就是給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民眾,獨立於門診之外的快速處理管道。舉例來說,產婦於院外生產大出血,或受強力撞擊後無明顯外傷卻出現內出血,甚至因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外傷等,急診科醫護人員常要面對的,都是重大傷病,必須緊急搶救的情況。但你知道嗎?即便是搶救,也不是病床一推進急診室,就可以馬上開刀治...
-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不僅持續多年且毫無減少趨勢,聽起來很可怕,但隨著政府提供免費乳癌篩檢的普及,與衛教團體的積極宣導,雖然乳癌發生率高,但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多數個案預後良好,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 0期乳癌5年存活率97.7%,第1期乳癌5年存活率95.7%。其中「乳房影像診斷」扮演著極為...
-
肝癌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名,肝病也向來被稱為台灣人的國病,因此政府、醫界對此投入許多心力,在治療上也非常多元,目前不管是手術或非手術都有顯著進步,且現在已是癌症治療團戰世代,除了肝膽腸胃科、血液腫瘤科、外科之外,還有兵不血刃的「放射科」,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腹部影像診斷次專科委員會召集委員、奇美...
-
前陣子引發熱潮的韓國醫療劇《機智醫生生活》中,女主角蔡頌和的門診曾出現一位患者,確診腦動脈瘤,但因瘤囊累及眼動脈,手術中有高機率失明,在聽完病情解說後,患者陷入疾病風險及手術風險兩難之中,一度拒絕進行手術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診療部主任、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及台灣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
-
2010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醫療院所類銀獎當肝臟無法正常運作,就需要進行「肝臟移植(簡稱換肝)」,常見需要換肝的疾病,包括猛爆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衰竭、肝硬化、B型、C型肝炎,或是肝癌等。但並非人人都適合肝臟移植,若肝臟嚴重受損,或身體有其他疾病無法負荷手術,就不建議換肝。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常務理...
-
根據健保署2018年資料統計,台灣男性前列腺癌(又稱攝護腺癌)發生率是第五名,約有6,600位新病人平均診斷年齡是72歲。前列腺癌的發生和年齡有很大關聯,身體逐漸老化,容易發生細胞突變進而產生癌變。中華民國放射醫學會常務理事、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影像診療科主任、台灣前列腺影像工作群主席王俐人教授表示,隨...
-
53歲的劉先生,某日突然昏厥、喪失意識,被家人緊急送醫,才發現腦部出現血塊堵塞血管,也就是中風!經醫師評估發現為基底動脈循環系統堵塞,中風量表分數不佳,且中風時間已近8小時,超過一般認知的黃金救治期。所幸經過兩次腦部取栓手術,將血栓取出後恢復良好,3個月後甚至已回到職場工作。收治該案的中華民國放射線...
-
日前由經濟部工業局舉辦的「2021醫療器材管理法重點解析與可用性評估實務研討會」線上會議,特別邀請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陳榮邦教授,針對「醫療器材可用性評估需求探索與開發設計」進行演講。陳榮邦特別提到「研發就是演變的過程」,醫學研發應該針對「真實需求」(TURE NEED...
-
隨著醫學進步發展,除了根除性治療外,使用影像導引低侵襲性的微創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R)部分取代傳統外科手術是目前醫學的主流,不僅能減少開刀、降低麻醉等風險,更提升整體的手術安全性及成功率。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血管及介入性診療次專科委員會召集委員、台灣介入放射...
-
根據統計,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原因之首,其因也來自肺癌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初次診斷大於50%常已為第四期,導致發現時為時晚矣!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似乎成了降低肺癌死亡率的不二法門。第30屆的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學術研討會探討針對「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用於肺癌高風險者的篩檢,邀請台灣、美...
-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第一名,近年來又有年輕化趨勢,政府不斷宣導乳房篩檢的重要性,使得乳癌死亡率由2018年的第二名,下降到2020年的第四名。越來越多人重視自己的健康,但是乳房篩檢到底是什麼?乳房攝影跟乳房超音波又有什麼不同?許多民眾都搞不清楚,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乳房影像診斷次專科委員會召集委員、...
-
影像醫學技術持續進步,從X光、超音波,而後發展出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及正子斷層掃描(PET),再到整合單種以上造影技術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與正子磁振造影(PET/MRI),適用的醫學領域不斷擴增,同時也讓越來越多患者能因此受惠,但事實上,精準的影像診斷除有賴造影設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