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狂嗑冰品、灌冷飲?研究:氣溫每升1°C糖攝取增 1族群易面臨健康威脅

炎熱天氣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就有更多人可能選擇冷飲、汽水和冰淇淋等冰涼甜食來補充水分和降溫,而攝取過多糖分會帶來多種健康問題。

炎熱天氣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就有更多人可能選擇冷飲、汽水和冰淇淋等冰涼甜食來補充水分和降溫,而攝取過多糖分會帶來多種健康問題。

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竟與罹患糖尿病、肥胖可能有關?CNN報導,炎熱天氣讓人對含糖飲料、冰淇淋等冰涼的甜食更加愛不釋手,而最新研究發現,氣溫升高可能因此導致民眾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糖,而糖分攝取過量將帶來更多健康威脅,尤其弱勢族群更是首當其衝。

研究追蹤萬戶家庭 氣溫增1°C人均多吃下0.7公克糖

研究團隊分析了2004年至2019年間、4萬至6萬戶美國家庭的食品購買數據,追蹤同一批家庭長達十多年的消費模式,接著再將這些購買決策與各地區的氣象數據,包括溫度和濕度等進行比對。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氣溫上升,民眾攝取的糖分也隨之增加,主要來自汽水、果汁等含糖飲料。特別是在12°C至30°C的區間,氣溫每升高1°C,每人每日的糖分攝取量就增加0.7公克,雖然看起來不多,但累積下來差異可觀,氣溫從12°C升到30°C,美國人每天攝取的添加糖就從約2公克暴增到超過15公克。

氣候變遷讓人愈吃愈甜?糖分超標恐引發多重疾病

研究作者之一、英國卡地夫大學環境科學與永續發展Pan He講師解釋,較熱的天氣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就有更多人可能選擇冷飲、汽水和冰淇淋等冰涼甜食來補充水分和降溫。而攝取過多糖分會帶來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添加糖的攝取上限應在總熱量的6%以內,男性不超過36公克,女性不超過25公克。

酷暑擴大社會鴻溝 弱勢族群「2原因」陷氣候健康雙重威脅

研究也發現,這種現象在低收入或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中特別明顯。這類甜食價格相對便宜且容易取得,使得弱勢群體本身糖分攝取量就已偏高。此外,這些族群待在冷氣環境中的時間也較短,在酷暑中更容易依賴冰涼甜食來解熱。

研究進一步預測,如果全球暖化持續失控,到2095年全美平均將升溫 5°C,人均糖分攝取量可能隨之增加,而弱勢族群面臨的風險最高。英國劍橋大學社會決策實驗室Charlotte Kukowski研究員表示,「極端高溫改變飲食模式」至今仍未獲重視,但缺乏資源的群體更常暴露於戶外高溫環境中,也更容易罹患飲食相關的疾病。

高溫衝擊飲食健康 學者呼籲「管理糖分」納氣候政策

Pan He講師也指出,過去已有充分證據顯示氣候變遷將影響糧食供應和營養成分,但關於氣候變遷究竟會如何影響人類的飲食習慣,以及對健康和社會不平等帶來的連鎖效應,目前仍不明確。她強調,世界各地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這些問題,同時呼籲全球政策制定者應將「糖分攝取管理」納入氣候變遷的應對策略之中。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