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困難非正常老化 專家解析微創水蒸氣消融治療新趨勢

針對攝護腺肥大,目前有多種手術選擇,患者可依身體狀況與需求,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針對攝護腺肥大,目前有多種手術選擇,患者可依身體狀況與需求,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超過60歲的男性中,有超過半數出現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攝護腺增生是一個自然老化過程,隨著年紀增長,荷爾蒙變化和生活飲食習慣等因素,攝護腺也會跟著「長大」,而攝護腺中央因為有尿道通過,隨著組織增生,就可能壓迫尿道,使尿液排出通道變得狹窄,此時膀胱必須增加壓力才能將尿液擠出,但因通路受阻,導致排尿困難且常伴隨排尿不完全及餘尿感。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羅浩倫主任指出,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排尿緩慢、夜尿頻繁可以靠行為來調整或選擇妥協,因而忽略背後潛藏的健康風險。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攝護腺肥大恐導致膀胱功能退化、排尿不淨、頻尿與夜尿等問題,進一步干擾睡眠品質與日常生活,且長期夜尿更可能與記憶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及老年人跌倒機率增加有關,極需提高警覺。除此之外,部分民眾對於攝護腺肥大口服藥物的效果有限,或是有其他的副作用,建議病患盡早介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選項。

治療方式多元 微創手術成新選擇

針對攝護腺肥大,目前有多種手術選擇,患者可依身體狀況與需求,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常見選項包括傳統電刀刮除術(TURP)、雷射手術、水蒸氣消融術以及攝護腺拉提手術,各有不同原理與適應條件。羅主任表示,TURP為目前唯一納入健保給付的治療方式,透過刮除攝護腺組織來解除阻塞,療效穩定,但手術時間較長、需住院觀察,且出血風險較高。雷射手術則使用高能量光束清除組織,出血量較低,但費用較高。水蒸氣消融術為近年廣受重視的微創選擇,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且性功能受影響的風險相對較低。而攝護腺拉提手術利用拉提方式,撐開尿道空間,改善排尿,適用於較小的攝護腺,若有中葉突出較不合適,術後多無需放置導尿管,但因存在植入物,可能干擾後續核磁共振(MRI)檢查,且即使拉提了攝護腺組織,仍有可能持續增生,適用族群較有限。

水蒸氣消融術 兼顧安全與生活品質的治療選項

因具微創特性與恢復期短,水蒸氣消融術近年在臨床上逐漸受到關注。透過膀胱內視鏡將103°C的水蒸氣注入攝護腺組織,使肥大的攝護腺組織自然萎縮並於人體自行吸收,進而解除尿道阻塞。手術過程僅需10至15分鐘,出血風險低,術後恢復期短。臨床上尤其適合高齡、有心血管疾病、服用抗凝血劑或無法接受長時間麻醉的患者。

此術式精準作用於阻塞部位,避開了外側的性功能神經,因此大多能保留性功能與射精能力,對於重視生活品質的患者是一大優勢。術後初期因局部腫脹,患者可能短暫使用導尿管協助排尿,是兼顧安全性與生活品質考量的治療選項之一。

病例見證 體現積極治療成果

羅浩倫主任分享一則案例,一位因排尿困難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因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而選擇水蒸氣消融術,手術過程無需中斷用藥,成功避免可能的心血管風險,術後患者排尿狀況獲得改善,生活也較為便利。羅浩倫主任提醒,手術後患者仍需定期追蹤,以防攝護腺組織再次增生。

及早治療與有效溝通 保持良好攝護腺狀態

最後,羅浩倫主任強調,攝護腺肥大症狀不可輕忽,遇到排尿異常或夜尿頻繁,應盡早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及早介入不僅改善症狀,更能預防膀胱功能退化與其他併發症。呼籲男性朋友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與泌尿科醫師建立良好醫病互動,共同維護攝護腺健康。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