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屈公病」疫情呈上升趨勢需特別注意,尤其是台灣鄰近國家印尼,近期更發布了疫情警報提醒民眾留意。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今(2025)年國內共累計1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是近18年來同期最高,而且感染國家也以印尼為多。
11例境外移入中就有9例來自印尼 還有一起家庭群聚
印尼從去年年底到今年都持續有屈公病疫情發生,而且病例數呈上升趨勢,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李佳琳表示,從印尼去年截至12月的疫情資料來看,該國七個省報告約有500多例屈公病病例,印尼衛生部也發布了警報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該國屈公病疫情狀況。
而今年國內累計的1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中就有9例感染國家為印尼,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到,其中還有一起境外移入家庭群聚也是從印尼來的,個案是一對住在台南的夫妻,在1月底到2月初的春節期間回印尼探親,探親回來之後就開始出現屈公病相關症狀,像是關節痛、肌肉痛等,之後返國就醫採檢通報確診。
除了印尼之外,李佳琳主任指出,巴西目前也有約7萬多例屈公病病例,是現在全球最多病例數的國家,另外新加坡病例數雖然是呈零星狀態,不過也高於去年同期,而法屬留尼旺島今年疫情也相當嚴峻,病例數已逾1萬例,有快速上升的情形。
屈公病會痛到身體彎起來 疼痛還可能持續數月
屈公病是一種經由帶病毒蚊子叮咬傳播的疾病,羅一鈞發言人表示,它跟登革熱一樣病媒蚊都是白線斑蚊、埃及斑蚊,感染後症狀也與登革熱非常類似,都會有發燒、關節痛、頭痛等症狀,也有可能會出疹。
不過屈公病英文叫作「Chikungunya」,是非洲坦尚尼亞當地土著語翻譯而來,在非洲土著語中的意思是「痛到會將身體彎起來」,羅一鈞發言人提到這也就是指患者可能會出現很嚴重的關節疼痛症狀,而且這個疼痛的情形有些病患可能會持續幾個月才好,這個跟登革熱一般燒退了、皮疹退了症狀大概就會比較快速好轉的情形不太一樣,也是在症狀上比較能跟登革熱做區分的地方。
另外,比起登革熱,屈公病較不容易出現重症,但羅一鈞發言人指出,屈公病仍有少數死亡案例發生,多半是發生在新生兒或年長者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情形,因此也是不容輕忽,提醒民眾若在這段期間需前往東南亞或南亞地區的話,應注意做好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