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學童蔬果攝取不足!甜飲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增感冒、腸胃等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腸胃健康、免疫力提升、減少疾病和肥胖具有重要的影響。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腸胃健康、免疫力提升、減少疾病和肥胖具有重要的影響。

您家孩子吃對了嗎?根據癌症關懷基金會最新公布、針對國小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童的《2023學童生活形態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9成以上的學童沒有攝取足夠的3蔬2果,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引發感冒、腸胃等問題。比起營養午餐中口感較硬的糙米飯、無味的豆腐以及口感較澀的青菜,孩子們更偏好甜飲、零食和炸物。基金會呼籲家長應重視孩子的飲食習慣,從家庭培養正確觀念開始做起。

學童生活型態、健康現況大揭密

這次調查從2023年3月到2024年1月進行,涵蓋北、中、南九個縣市的國小學童,共收集了近4萬份有效問卷。根據調查結果,有近5成學童每日未攝取足夠的蔬菜,有超過6成每天未攝取足夠的水果,全穀及豆製品如豆干、豆腐等也吃不夠。更令人擔憂的是,約有26%的學童體位過重或肥胖。

營養師何筠芯進一步分析指出,有高比例的學童攝取高營養密度的蔬果不足,而低密度營養食物則攝取過量。調查顯示,有2成以上的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甜飲或吃一次零食,近1成學童每天至少吃一種炸物或加工肉。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導致感冒和腸胃問題的發生頻率增加,其中常喝甜飲和吃零食的學童感冒多5%、腸胃問題多4%;常吃炸物的學童感冒多6%、腸胃問題多5%;常吃加工肉的學童感冒與腸胃問題各多6%。

新竹縣學童飲食習慣較佳

調查顯示,蔬菜攝取足量的學童感冒少7%、腸胃問題少8%;水果攝取足量的學童感冒少5%、腸胃問題少8%;經常吃全穀的學童感冒少5%、腸胃問題少6%。進一步分析區域和學童體位、飲食習慣的交叉結果發現,新竹縣學童肥胖比例最低,且蔬果、全穀、大豆製品的攝取比例最高;癌症關懷基金會研判這與家長多為竹科背景,較注重營養均衡有關。

從家庭根源改善孩子飲食習慣 預防肥胖等其他疾病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強調,這是基金會10年來調查樣本數最多的一次,由4萬名小學生親自作答。希望能透過這次調查影響父母的觀念,從根源改變學童的飲食習慣,因為良好的飲食加上健康的腸胃,能夠打造不易生病的體質,並能避免肥胖這項慢性病。根據統計,約有1/3的小朋友肥胖或過重,而腸道健康與許多疾病如癌症、憂鬱症和失智症有著密切關聯。

陳月卿表示,調查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有運動習慣的小朋友,其飲食習慣也比較好。身體中有9成血清素和5成多巴胺都是由腸道分泌,只要飲食均衡、腸道健康,再加上適當的運動量,就能保持身心健康。許多父母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其實只要每天吃足3蔬2果就能做到。

留意蔬果攝取比例 簡單烹調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本次調查結果發現,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學童的健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為了避免學童在成年後面臨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等常見健康問題,應從飲食教育著手。而家庭飲食教育對孩子的健康具有深遠的影響,雖然學校的營養午餐有助於改善孩子的飲食習慣,但家庭的影響更為關鍵。因此,基金會呼籲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足夠的蔬果,並教育孩子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黃翠華提到,在地食材中,芭樂是極佳的維生素C來源,但過量攝取水果會引起三酸甘油脂過高。因此,蔬菜的攝取量應比水果多一份。黃翠華建議,每天攝取兩拳頭大小的水果,分兩餐食用,而蔬菜則應每天攝取一碗半,分中餐和晚餐食用。她還建議,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家長可以將十字花科蔬菜川燙後,淋上胡麻醬或其他醬料,讓蔬菜更易入口;加入富含纖維的菇類和有機帶皮的胡蘿蔔絲,也可以輕鬆完成一道營養均衡的料理。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