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肥胖者六成有脂肪肝 肝硬化、肝癌恐悄悄找上門

晚期肝癌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已半年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羅氏大藥廠今日舉辦「晚期肝癌治療經驗分享會」,現場邀請到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及各界專家、病團代表。(攝影/黃心瑩)

肝癌雖然在十大癌症中排名第四,但死亡率卻僅次於肺癌為第二名,儘管政府及醫界積極推動肝癌篩檢,然初次確診肝癌的患者,早期占比約為五成,落後於鄰近日本的六成,晚期肝癌占比偏高。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於22日舉辦的「晚期肝癌治療經驗分享會」中指出,雖近年來對抗肝炎頗有成效,B、C肝炎造成肝癌的比例降低,反而代謝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比例提升。

三高、肥胖、嗜酒者當心 脂肪肝提高肝癌機率

肝炎、肝硬化為造成肝癌的主因,蘇東弘醫師分享,大約八九成的患者都有肝硬化,因此防治重點在於預防肝病惡化,他表示,B型肝炎由於疫苗全面施打,帶原者已越來越少,而C肝在妥善治療下也日益改善,反而是現代人飲食精緻化、肥胖的人增加,即使是一般民眾,脂肪肝比例可能就達三成,若是有飲酒習慣、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者,脂肪肝比例高達六成。若同時肝臟有發炎,就有機會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這些高風險族應小心。

跟上國際治療指引腳步 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

早期肝癌的治療方式多元,達到完全緩解的機率也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關鍵。但晚期肝癌也並非束手無策,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分享,在過往十幾年中,雖然有標靶藥物,卻一直沒有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現有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存活期中位數從不到一年提升到將近兩年,還有機會將晚期肝癌「降級」,去年10月起也納入健保給付,更是肝癌治療史上的一大突破,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也減輕經濟負擔。

目前國際上被認可的晚期肝癌治療指引中,第一線選擇就是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免疫合併療法)。台灣肝癌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林錫銘教授分享他個人經驗,有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在接受免疫合併療法後,腫瘤標誌和MRI結果均顯示緩解。另外一位雖然是中期肝癌患者,但由於腫瘤數量眾多且合併有肝硬化和門脈高壓,不符合肝移植的標準。透過免疫合併療法和質子治療的應用,該患者也獲得緩解,進而有機會進入肝移植階段。晚期肝癌也有治癒的機會,民眾不要灰心。

肝癌早期無症狀 呼籲民眾定期篩檢、追蹤

蘇東弘醫師表示,肝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和追蹤十分重要。現行的腹部超音波、胎兒蛋白等篩檢方法,即使指數正常,也不代表沒有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可能。他有位60歲男性患者,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患有糖尿病、高血脂和冠狀動脈心臟病,並在年輕時發現B型肝炎,並未持續追蹤。直到去年的血液檢查才發現胎兒蛋白水平異常上升,進一步檢查確診他肝左葉有一顆6.9cm的腫瘤。

由於代謝性肝病也為肝硬化、肝癌的危險因子,蘇東弘醫師強調,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患者,或是高糖高油飲食、缺乏運動者,都可能導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細胞受損,建議這些民眾規則追蹤,早期發現肝癌可以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並降低治療的風險和成本。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