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及相關共病症為國人死亡原因之大宗,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形成粥狀動脈硬化後,續發的心肌梗塞、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及腦中風等。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民國111年的國民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便佔第二名,而其他相關共病症如中風、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亦分居第五、第六與第七名。
正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及治療
敏盛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威霖表示,如果未能做好前端血管健康的保養,後續會有血管阻塞的風險,而且阻塞的血管可能會遍及全身。如果腦血管阻塞即為中風;如果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可能造心肌梗塞;如果手腳血管阻塞,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除了難以忍受的疼痛與無法癒合的傷口,更嚴重會演變到需要截肢。所以必須要正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以免產生嚴重的併發症使生活不能自理。
居家自我血壓檢測
陳威霖醫師表示,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心肌梗塞、腦中風及猝死之外,定期的健康檢查也能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及早做適當的處理。除了到醫院報到檢康檢測,居家血壓自我檢測便是其中一種重要且無侵入性的自我健康檢查。
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造成危險
陳威霖醫師表示,除了定期檢查以外,生活習慣的調整也非常重要,包含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和戒菸戒酒。隨經濟發展和飲食文化改變,近年國人飲食逐漸偏向重油重鹹的高熱量口味,可能會造成動脈硬化疾病。此外,抽菸不僅會讓三高控制不易、形成粥狀動脈硬化,容易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等,更可能會造成肺癌、口腔癌,應確實戒菸。
定期追蹤,安全又安心
陳威霖醫師表示如果已經有三高在身,應接受門診定期追蹤,並調整生活習慣,接受醫師開立的藥物及抽血檢查,以達到良好的控制。切勿自行停藥或是停止追蹤,又或是嘗試偏方、不明藥物,反而傷了身也傷了荷包。
生活習慣的調整
- 飲食調整:飲食上應注意少油、少糖、少鹽,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醃漬和油炸食品;多攝取蔬菜和穀類,也可酌量提升白肉攝取得比例。
- 規律運動:律的運動能幫助三高的控制和增加心肺功能,應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球類運動等。若能穿插每兩周以上的阻力訓練,能有效鍛鍊肌肉。
資料來源:2024年1月敏盛醫訊
〈https://www.e-ms.com.tw/Message/MessageContents.aspx?MessageID=2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