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帝被判殘廢險輕生! 頸部歪痛、顫抖恐是「斜頸症」

金馬影帝李康生(左2)罹患斜頸症,長年飽受疾病之苦,一度想放棄生命。幸好近年經過積極復健及肉毒桿菌素治療,症狀終於好轉。

金馬影帝李康生(左2)罹患斜頸症,長年飽受疾病之苦,一度想放棄生命。幸好近年經過積極復健及肉毒桿菌素治療,症狀終於好轉。

脖子一轉就痛、只能歪頭駝背,小心斜頸症纏身!金馬影帝李康生20歲時發現罹患斜頸症,後來雖症狀好轉,卻在45歲時中風後舊疾復發,10年來飽受疾病之苦,不僅工作深受影響,更患有憂鬱症,前後看了至少50位國內外醫師、遠赴國外求醫未果,還被醫師宣判「終生殘廢」,一度想放棄生命。幸好近年經過積極復健及肉毒桿菌素治療,症狀好轉、頸部疼痛也獲得緩解。

脖子歪歪的不正常? 40歲後女性當心斜頸風險

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說明,斜頸症好發於40歲後,除了脖子「歪歪的」,還會伴隨痙攣、顫抖、及中重度疼痛,日常行動因而受阻,對於情緒、社交能力亦有嚴重影響。

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是一種肌張力不全症,肌張力不全症僅次於原發性顫抖症、巴金森氏症,是第3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斜頸症是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的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大多數個案屬於特發性、找不到病因,研究顯示患者通常多於40歲後發病,且女性發生斜頸症的機率是男性的2倍之高。

疼痛→焦慮→症狀惡化 患者深陷惡性循環

然而,許多患者一開始常以為只是落枕或姿勢不對而忽視,反而延誤就醫或被誤診。據統計,斜頸症患者從發作到確診平均竟需花上4至6年,這段期間內症狀恐愈發嚴重、影響生活!

陳智光進一步說明,脖子歪歪的、不能任意轉動,可能影響視線跟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部分患者更因擔心旁人眼光,不願出門與人社交。呼籲民眾一旦發現脖子歪斜、疼痛或顫抖應及早就醫,若確認為斜頸症後盡早接受正確治療。

▲斜頸症是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的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陳智光醫師提供)

藥物+復健更有效 減緩疼痛重拾治療希望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吳逸如教授指出,斜頸症通常多伴隨痙攣、顫抖、抽動,且嚴重時可導致中重度疼痛與不適感,患者飽受病痛之下易衍生心理疾病,國外研究顯示,近6成斜頸症患者有焦慮症,逾4成有憂鬱症,然而焦慮、疲憊、壓力過大,又會使斜頸症加劇,形成惡性循環。將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會進展為節段性肌張力不全症, 影響到頸部的相鄰部位。

由於斜頸症為終生疾病,目前治療多以緩解症狀為主。吳逸如說明,斜頸症治療藥物選擇多元,肉毒桿菌素可直接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的交接處,精準放鬆受到影響的頸部肌肉。臨床研究顯示,通常注射肉毒桿菌素後6週即可看到明顯改善,能矯正頭部歪斜位置、大幅減少患者的疼痛程度,現在健保已有條件給付,鼓勵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計畫。

口服藥物

多為肌肉鬆弛劑,作用於全身,劑量調整不易,也無法精準放鬆受影響肌肉,易造成全身無力等副作用。

手術

侵入性治療,破壞性較高,多應用於其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且效果不長。

肉毒桿菌素

肉毒桿菌素為神經肌肉阻斷劑,直接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的交接處,抑制肌肉收縮。

腦深層刺激術

藉電流來調節腦內不正常活動,而達到症狀的控制,通常建議作為肉毒桿菌素治療無效的替代療法

影帝李康生分享抗病經歷 鼓勵病友穩定治療

深受斜頸症所苦的李康生分享,自己曾求助過至少50名醫師,試過各式中、西醫療法、甚至偏方,卻還是無法緩解頸部的緊繃疼痛感,有次治療時痛到崩潰痛哭,一度想放棄生命。直到求診於復健診所的王薏茜院長,嘗試注射肉毒桿菌素後,總算感受到症狀明顯改善。

王薏茜醫師分享,許多斜頸症患者一開始找不到病因時,會自行嘗試針灸、拔罐、推拿或民俗療法,但效果都不彰,鼓勵患者有疑似症狀,要至復健科、或神經內科求診進行鑑別診斷,確認為斜頸症後,則建議應同時採用藥物及復健方式,才能讓治療效果最大化。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生命線專線:1995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