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生產時要剪會陰就恐懼!而且不必要的會陰切開恐會增加傷口裂開與感染風險。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最新調查「祝您好生: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顯示,醫院的會陰切開施行率達73.4%,遠高於先進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10%合理比例,呼籲衛福部儘速與孕產醫學團體提供「不剪會陰的接生方式」研習課程,並且重用助產師。
美國與加拿大 僅5-6%產婦剪會陰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6年建議,合理的會陰切開率約為10%。全球近年來的會陰切開術率也普遍下降,例如加拿大的自然陰道分娩,會陰切開術從2004年的13.5%降至 2017年6.5%,美國亦於2020年降低至5.2%。反觀台灣醫院和診所的會陰切開術施行率分別為73.4%、61.5%,顯示非常需要改革。
生動盟理事長徐書慧表示:「我們有超高的會陰切開術(比例)」,這個數據值得大眾重新思考,一個女人成為媽媽前為何需要被劃一刀,甚至為何在女人身上劃一刀是如此理所當然。會陰切開術在過去曾被用來促進產程而執行,但是近年來實證研究已明確指出,不必要的會陰切開反而會增加傷口裂開與感染風險。
助產界與部分醫界四大措施避免會陰撕裂傷
1產前會陰按摩
2生產時延遲用力
3改變生產姿勢
4適度保護會陰
越來越多的婦產科醫師有意願降低施行會陰切開術,卻礙於過往的醫師養成過程中欠缺相關的訓練,以至於只能常規性地執行會陰切開。為了降低台灣會陰切開術的施行率,以及解決部分婦產科醫師的困境,生動盟呼籲衛福部應該儘速與孕產相關醫學團體合作,提供「不剪會陰的接生方式」研習課程。
同時,台灣目前助產人員的接生比例僅有0.1%,這是全世界最低的比例,生動盟表示,許多先進國家都以助產人員作為孕產婦的主要照護者,而現今台灣僅有少數的助產人員堅守崗位,主要在助產所執業,以執行居家分娩為多。呼籲政府重用助產師,同時擴展助產師的服務地點,包括進駐醫療院所,與產科醫師共同照護。
7年接生400多個產家 會陰切開率低於1%
婦產科醫師陳鈺萍長期跟助產師合作,7年來共接生的400多個產家,會陰切開率低於1%,產家生產完常常最大感想都是「這樣的生產太美好了!」以前為了縮短產程選擇切開會陰,「但這二、三十年的醫學實證,證明這件事要被改變,低會陰切開執行率的產生,要醫療方改變習慣的接生常規,產家產前準備齊全,有助產師一起照護,生產可以是享受,而不是受苦的。」
部立桃園醫院婦產科醫師呂理政表示,時代不同,大家都想有更好的生產品質,以往醫療措施強調安全,其實是可以調整成既安全又舒適,「就像現在健身都覺得需要找教練,生小孩也應該找一名專業的教練!希望政府把助產師放在正確、該有的位置,至少從公家醫院的體制內開始做起。」
產後憂鬱比例高 恐因缺乏產後照護與支持
另根據統計,臺灣婦女產後憂鬱症的盛行率為26.2 ~ 42.9%。生動盟指出,台灣的產後憂鬱症甚高,已有跨國比較顯示在全球名列前茅,缺乏產後照護與產後支持,很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產後培育顧問鍾秀靈表示,產後女性想要能好好修復身體、寶寶又能得到好的照顧,往往選擇到月子中心,享受「統包服務」,但月中少則1天5千元,最高1天可以上萬元,新手父母不一定能負擔得起,只能靠家人協助坐月子,上網搜尋資料。然而產後預約回診是一個月後,「很多媽媽忍到產後一個月回診,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忍到出狀況」。
生動盟呼籲政府主導,把產後訪視列入,包括助產師、泌乳顧問、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心理諮商師,還有家事人員的喘息服務等等整合性的服務,都能讓產後家庭有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