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展開笑容的三種尊重語言 認同、肯定、溫情

情感與想法得到認同,孩子就可以獲得安慰和共鳴,從被認同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認同別人,將來才能成長為心理健康的人。

情感與想法得到認同,孩子就可以獲得安慰和共鳴,從被認同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認同別人,將來才能成長為心理健康的人。

我是個很容易緊張兮兮的媽媽,記得孩子剛學會騎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時,我千叮嚀萬囑咐要孩子務必穿戴好頭盔和護具才能騎車,但是孩子嫌麻煩,加上剛學會騎車很興奮,於是沒戴護具就騎車上路了。結果騎到一段下坡路時,因速度過快失去平衡而摔倒。面對不聽媽媽話而受到傷害的孩子,我當然是火冒三丈。

「你自己做錯事還敢哭?」(指責)

「媽媽有沒有叫你要先穿護具再騎車?」(質問)

「媽媽又不會害你,你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責難)

這下子孩子更是呼天搶地的放聲大哭。膝蓋摔破皮還流血,孩子自己也嚇了一跳,結果媽媽還凶巴巴的罵人,心裡更是委屈難過。過了一會兒,我自己也平靜些了,看到孩子的表情才驚覺,我應該先問問他的傷勢,應該告訴他還好沒有摔得太嚴重。事實上我並非真的想責怪因受傷而哭的孩子,我只是一時心急,因為擔心而不自覺提高了音量。如果可以,我真想把說出去的話都收回來。

孩子因為身體受傷疼痛而哭,我為什麼還要用指責的語氣帶給他心靈的傷害呢?那是因為我急切的想糾正孩子,不應該不聽媽媽的話。可是我的做法錯了,我應該先讓孩子理解,而不是先糾正。老實說,當下我只想盡快消除自己內心的不悅,讓孩子符合我的標準。

為了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我思考著若再發生類似狀況,可以對孩子說些什麼?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終於懂了,就是融入認同、肯定、溫情的「尊重的語言」。

① 認同

「自己做錯事還敢哭,不准哭!」(禁止)

→「一定很痛吧?因為很痛所以才會流眼淚是吧?」(認同情感)

這並不是要父母接受孩子耍賴、糾纏,有問題的行動和錯誤態度理應糾正、改進,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先認同孩子的情緒、欲望和想法。

要表達「認同」,首先必須要能分辨,或許無法認同全部,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先認同一部分。觀察孩子外在的行為和態度,分辨出隱藏在背後的欲望和情感。

認同的話語,是情感交流和建立關係的核心。情感與想法得到認同,孩子就可以獲得安慰和共鳴,從被認同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認同別人,將來才能成長為心理健康的人。

② 肯定

「嫌麻煩不想穿護具,跌倒就會頭破血流。」(消極負面的威脅)

→「剛開始穿護具可能會覺得很麻煩,不過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有安全感喔!」(正面肯定的鼓勵)

消極負面的想法和話語會讓孩子畏縮不前,不知不覺變成膽小,凡事習慣看人臉色的孩子。相反的,如果父母常說正面、肯定的話,可以促進溝通,讓孩子敞開心扉。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點和局限性上,可以多多關注他的優點和可能性,並適時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就能逐漸產生自信,遇到事情會鼓起勇氣嘗試改變和行動。如果說孩子的身體健康來自攝取有營養的食物和充足的睡眠,那麼心理健康就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支持。不要忘了,性格開朗、處事積極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必然充滿了肯定、正向的話語。

③ 溫情

「以後要不要聽媽媽的話?騎車還敢不敢不穿護具?」(冷漠)

→「跟媽媽打勾勾,答應媽媽以後騎車一定會穿護具好嗎?」(溫情)

溫情的說話方式和態度可以帶來很大的影響,即使是同樣的一句話,根據不同的口氣、語調、表情,傳達給孩子的訊息也會不同。若總是以冷冰冰的表情、冷嘲熱諷的語調、犀利的視線與孩子對話,那麼孩子很容易產生「我是被愛的嗎」這種懷疑,心理上更會越來越畏縮。

相反的,被溫柔的視線及話語包圍下成長的孩子,他會知道自己是被愛的,因此在任何地方都能堂堂正正、無所畏懼,也同樣會以溫柔親切的態度待人。話語中的冷漠如果滲透到孩子心裡,就會在尊重上製造裂痕。皮膚若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會凍傷,父母總是冷冰冰的態度也會凍傷孩子的心靈。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算是同樣一句話,如果能多帶點人情、溫暖,給人的感受就很不同。我們都要求子女要尊敬父母,父母也應該尊重孩子,這樣才能加深彼此的信任。

本書主要分為理論篇與實戰篇兩大部分,首先在「理論篇」中談到與孩子對話很重要的三要素:認同、肯定、溫情。

「第一步,引導情感交流,充滿溫情的話」中,透過案例了解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說出認同感覺、欲望、情感和想法的話。

「第二步,讓人敞開心扉,肯定的話」中,要來談談如何以積極肯定的理解、說明、叮嚀,給予孩子安慰與鼓勵,來取代否定的獨斷、威脅、放大負面細節和指責的說話方式。

「第三步,真摯的傳達愛,溫情的話」中,則要來了解一下有什麼方法可以取代命令或指示,用較溫暖、親切的對話方式來建議或要求孩子,讓他們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也學習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為了好好說出尊重的語言,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現在的說話方式有什麼問題。「就從我開始改變!以後要說出不一樣的話。」當下定決心的這一刻開始,改變就產生了。好,那麼現在就來回顧以前的說話習慣,展開「尊重的語言」的實踐旅程吧!

《媽媽的說話練習》

本文摘選自《媽媽的說話練習》,圓神出版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