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威脅莫輕忽 有家族史應及早篩檢 發現異狀快就醫

戴明燊提醒,45歲以上女性每2年應至少做一次乳房攝影,若乳房發現硬塊、乳頭有不正常分泌物、胸部皮膚凹陷等,應及時做超音波檢查。

戴明燊提醒,45歲以上女性每2年應至少做一次乳房攝影,若乳房發現硬塊、乳頭有不正常分泌物、胸部皮膚凹陷等,應及時做超音波檢查。

乳癌對女性健康威脅不容小覷,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女性乳癌發生率已是10大癌症之首,每年新發個案超過1.8萬人;在台灣女性10大腫瘤死因排名中,乳癌也名列第二。三軍總醫院血液科主任戴明燊說,近年乳癌新診斷人數持續上升,也不乏新診斷就已轉移個案,女性應更關注乳房健康,尤其若母系親屬如媽媽、阿姨、姊妹或表姊妹曾有乳癌,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

乳癌致病原因仍不明 提高警覺注意風險因子

戴明燊表示,乳癌的致病成因目前尚不明確,但已知風險因子如西化、高油脂高熱量的飲食習慣、環境中致癌物質;也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像是停經後補充女性荷爾蒙、初經早但停經較晚者;或有家族風險者罹患乳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但大部分乳癌病人不見得有接觸危險因子,也沒有很好的預測工具,因此提高警覺、定期篩檢、早期發現異常症狀,是乳癌治療重要的關鍵。

臨床觀察發現,有些乳癌病人的腫瘤基因分型比較高度惡性,可能乳癌一發現就進展快速惡化;另有一些則是早就發現乳房有異狀,卻因害怕現實、擔心治療而遲於診斷,等到症狀嚴重惡化,就醫才確診乳癌,癌細胞也早已慢慢擴散到其他器官。

初診斷就轉移莫慌 治療武器多元治療有希望

根據台灣的統計,乳癌病人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管腔型乳癌為多,約占6成多;戴明燊說,多數初診斷的病人處在第一、二期階段,開刀治療後搭配荷爾蒙治療,預後不錯;但有一部份病人是初診斷即發現轉移。雖然一般病人聽到轉移就會聯想到「末期」,也對治療感到無望;其實數據顯示,轉移性乳癌患者經穩定治療,平均存活在3、4年以上,甚至不乏存活10、20年者,病人無須聽到「轉移」就失去希望。

戴明燊說,荷爾蒙陽性的轉移性乳癌病友需要的是治療方便、療效好、副作用少的治療方案;過去藥物選擇還不多的時候,轉移性乳癌病人為求快速控制疾病,會先用化學治療,但化療對正常細胞也會有傷害,強大副作用往往令人難以承受,也可能對治療萌生退意。

荷爾蒙療法搭配標靶藥物 免於化療苦

乳癌治療日新月異,戴明燊表示,現在荷爾蒙陽性轉移性乳癌病人第一線治療以荷爾蒙治療搭配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藥物只需口服,治療方便,副作用也輕微,且根據臨床試驗結果,治療效果不錯,維持穩定的無疾病惡化期比接受化療者好一些,病人也不用面對乳癌確診就要化療的恐懼。

戴明燊說,目前針對已停經、荷爾蒙陽性、轉移至肝、腎等其他內臟器官的乳癌病人,健保給付2年的荷爾蒙合併CDK4/6標靶治療。因治療效果好,大多數病人都可維持2至3年以上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但臨床試驗和臨床使用經驗也顯示,對於還沒有停經的病人,使用荷爾蒙合併標靶治療的效果也很好,甚至優於化學治療。

戴明燊提醒,45歲以上女性每2年應至少做一次乳房攝影,若有家族病史,則注意篩檢的時間更要提早,除了應定期篩檢,若乳房發現硬塊、乳頭有不正常分泌物、胸部皮膚凹陷等,應及時做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