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逾30歲身材壯碩的男子,出遊期間突感身體不適而前往急診,醫院為他安排詳細檢查後發現,慢性病纏身的他不僅嚴重肺水腫,甚至已出現心臟衰竭,醫師再進一步了解,得知這名病友平時走路就會喘和容易累,但他卻以為是自身肥胖所造成,從沒想過會是心臟出問題,這次心臟發出的警告,也讓他嚇到不敢再輕忽!
45歲以下心臟衰竭新發生率顯著上升 年輕病友早已屢見不鮮
心臟衰竭經常被歸類於老年人的疾病,依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心血管疾病不僅是全球頭號死因,且70歲以下死亡率就佔三分之一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李貽恒教授指出,台灣本土的研究發現,從2010年至2015年,雖然台灣整體心臟衰竭的發生率逐年減少,但45歲以下因心臟衰竭住院的新發生率卻增加4%-5%,顯見心臟衰竭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而心臟衰竭的治療應及早介入,針對危險因子的預防更是不可忽視的一環,李貽恒教授進一步說明,台灣的心臟衰竭病友,有85%以上合併有高血壓,然而,每個人對於健康重視程度不一,較注重自己身體狀況的民眾,只要有異樣就會至診間進行檢查,而健康意識低的民眾,經常會拖到非常危急的情形才就診,這樣輕忽的態度,通常都會造成延誤診斷,治療效果也就會受影響。而上述提到的病友,所幸他的配合度很高,不僅遵從醫囑也規律治療,目前心臟功能恢復得相當不錯,症狀也明顯改善,現階段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
病友的遵從性關乎治療效果 搭配飲食及復健運動成效佳
李貽恒教授提醒,不論是走路會喘、容易累甚至不明原因水腫,只要發覺不對勁,民眾都應該要保持警覺即時就醫,才有機會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機。同時也呼籲正在治療心臟衰竭的病友,除了用藥不中斷外,也不要隨便相信偏方,台灣的健保對於心臟衰竭治療相當友善,只要遵循正規治療,再搭配飲食的控制、簡單的復健運動,就有機會改善症狀及心臟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30106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