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不管是醫療院所還是長照型機構,常可看到照護者協助病患使用鼻胃管灌食的身影。而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2020年全台灣約有近20萬人長期使用鼻胃管,其中,65歲以上住院人口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依靠鼻胃管進食。對此,臺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指出,「鼻胃管確有其必要性,但並非萬靈丹」。
過去因照護人手缺乏、拔除鼻胃管的訓練時間冗長以及未建立正確觀念等種種因素,鼻胃管常一放就是數年,卻忽略了長期置放鼻胃管背後可能帶來的隱憂。事實上,王亭貴副院長提到,這類病患中,可透過專業復健訓練及治療恢復經口進食者,其實不在少數,因此政府現也從許多方面著手,積極推動「無管人生」,期盼可以減少非必要的鼻胃管置放,讓病患得以重拾享受美食之喜悅。
置放鼻胃管持續刺激鼻腔、食道 時間一長恐疲乏
鼻胃管為一條由鼻腔延伸進入胃部的塑膠管,透過此管道灌入流質食物,可快速提供難以口進食的族群,每日所需之基本營養。王亭貴副院長表示,目前最常見使用鼻胃管的族群可分為四類:一為中風、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病變病患;二是吞嚥構造受損,如部分曾進行頭頸癌腫瘤切除手術者;第三是受運動神經元病變等退化性疾病影響;最後,也是其中占比最多的,則是單純因老化而導致吞嚥功能退化的年長者。
有些人會想說,鼻胃管放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拔除?王亭貴副院長說,鼻胃管好處在於方便,但除此之外,其對於鼻腔、咽喉及食道來說,都是一持續不間斷的刺激來源。不僅會讓鼻腔產生分泌物,提高病患發生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會使食道括約肌疲乏,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另外,病患的吞嚥反射也可能因長時間刺激導致逐漸變得不敏感,日後生活更難以擺脫鼻胃管的可能。
王亭貴副院長提到,臨床上除了以復健改善病患吞嚥功能之外,還有一種灌食方式常被忽略,那就是「胃造瘻口」。以美國為例,中風病人治療約六週後就會改用胃造瘻口,待病患吞嚥功能好轉即可拔除;日本、韓國的話,普遍是治療三個月後改用胃造瘻口;台灣則可能長達「三年」。
「無管人生」不只在醫院 能否走入社區才是關鍵
過去,在醫院內要協助一個病患重新找回無鼻胃管的生活,平均要3-6個月。而為改善非必要鼻胃管使用情形,臺大醫院近年來也持續訓練並加強各科別之間的配合,建立出一系統性的鼻胃管拔除流程,大幅縮短所需時間。然而,王亭貴副院長指出,使用鼻胃管的族群有一大部分集中在長照中心,換句話說,「是否能成功將這些系統性流程導入社區型長照機構」才是關鍵。
另一困境是,台灣聘請外籍看護的比例極高,王亭貴副院長說,如何克服語言隔閡,建立正確照護觀念,包含留意長者進食的量以及避免仰頭等動作等,這些也是未來在執行方面仍需努力的方向。
台灣將迎來超高齡社會 復健為歲月增添「生活」
俗話說「醫學為病人增加歲月,復健則為歲月增添生活」,人體機能的退化無可避免,因此,復健最大宗旨並非「治癒」退化性疾病,而是治療失能,協助病患在因醫學進步而得以延長的生命中,取得「與退化共存」的平衡。王亭貴副院長強調,復健照護除醫師外,團隊中不論是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社工還是病患家屬,甚至病患自身,每個角色都舉足輕重。未來,台灣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長照相關議題需要各方各界一同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