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曾接受腎臟移植的王先生,因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免疫抑制藥物),打了三劑疫苗仍沒有抗體,醫師特別叮囑:為避免感染不要外出跟他人用餐,但王先生現在最擔心「解封後,公司不再居家上班,我該怎麼辦?」
免疫低下病患 施打疫苗保護力較一般人低
疫情趨緩,當社會逐步回歸正常生活,有一群人仍擺脫不了疫情下的困境,其中免疫低下患者(血癌、接受化放療、器官移植、接受免疫製劑治療、HIV及先天性免疫不全)由於自身免疫問題,施打新冠疫苗產生的抗體與保護力相較一般人低。臺灣病友聯盟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於今年4月進行一份病友疫情困境調查發現,近8成病友已打完3劑新冠疫苗,但仍有35%病友擔心即使打完3劑保護力仍不足;67%病友表示為增加保護力而施打疫苗,71%病友認同疫苗的保護力與自身免疫力高低有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身為血腫科醫師也非常兩難,癌友在面臨施打新冠疫苗可能須暫停治療,或是化療期間不建議施打疫苗,但同時也擔心病患染疫後所面臨的風險,癌症病友因為自體免疫狀況,即便接受三、四劑的疫苗後,保護力仍不如一般人。根據疫情指揮中心公佈的COVID-19死亡人數統計,截至7月13日,其中癌友就佔13%1。
3成病友不知自己是否為免疫低下族群
依疫情指揮中心指示,經醫師評估有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病患應接種基礎加強劑。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從這份問卷也發現,有3成病友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需施打基礎加強劑,顯示病友可能仍不清楚自己是否為免疫不全或低下族群;而有2成清楚自己需接種基礎加強劑,但其中有一半的病患並無接種,原因多是擔心影響治療,或化療期間無法施打以及都待在家應該不會染疫等,這群病友在治療與防疫之間出現掙扎,影響日常外出生活。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國外臨床研究顯示免疫低下病患施打新冠疫苗後,抗體反應並不如一般人,其中血癌病患於接種後僅有50%能產生抗體反應,而器官移植病患則僅有31%2。而抗體數量的表現也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比一般人低1.2倍、血癌病患則低1.4倍、器官移植者更是低於23倍3。在保護力不足的情形之下,國外臨床統計指出,免疫低下病患即使施打疫苗,相較於一般人,確診後重症與死亡風險依舊較高,加護病房(ICU)使用率是1.5倍,死亡率則是2倍4,5。
藝人唐玲怕染疫不敢出門 回診晚一步發現癌轉移
問卷顯示,過半病友認為疫情影響就醫治療,超過6成病友擔心自己有較高機率染疫,也害怕出門或與人接觸。藝人唐玲也表示,去年5月疫情爆發時躲在家兩個月而錯過該月的回診,結果回院檢查發現卵巢異常腫大竟是胃轉移惡性腫瘤,今年年初進行卵巢摘除手術後,近期又被醫師評估需接受化療,恐懼感再次襲來,一方面害怕治療,一方面也擔心自己打了化療後免疫力更差,在未打滿三劑情形下如果不小心確診,身體恐怕承受不住。
病友期待有提升保護力藥物 借鏡國際盼早日有新解方
新冠肺炎是全球公衛問題,吳麥斯理事長提醒,免疫低下病友一旦確診,因免疫力低難清除病毒,長期攜帶病毒未清恐是導致新變種病毒頻發的原因。因此解封後的歐美及鄰近亞洲國家,也有針對於該病患族群的新防疫解方,包含原有的接種疫苗的主動免疫方式,也希望能有直接注射抗體、給予保護力的被動免疫方式,呼籲免疫低下病患需有更多重的防疫保護,也盼借鏡國際早日有適用於免疫低下病患的新解方。
- 全球疫情地圖即時更新 https://covid-19.nchc.org.tw/index.php,統計至2022年7月13日止。
- Haidar G, et 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Clin Infect Dis. 2022;ciac103. doi:10.1093/cid/ciac103
- Obeid M, Suffiotti M, Pellaton C, et al. Humoral responses against variants of concern by COVID-19 mRNA vaccine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JAMA Oncol. 2022;8:e220446
- Fisher AM, Schlauch D, Mulloy M, et al. Outcomes of COVID-19 in hospitalized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compared to a matched cohort of non-transplant patients at a national healthcare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 Transplant. 2021;35:e14216
- Suleyman G, Fadel R, Brar I, et 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ization and death in 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2;9:ofac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