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酷熱如何避暑? 中醫提4要點+刮痧3訣竅

炎熱氣候,人容易流汗,水分也容易流失,除電解質不平衡,高溫下也容易讓人昏沉和疲倦,甚至出現「氣短乏力」。

炎熱氣候,人容易流汗,水分也容易流失,除電解質不平衡,高溫下也容易讓人昏沉和疲倦,甚至出現「氣短乏力」。

夏至到來,宣告臺灣「暑氣濕熱」的氣候特色登場。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運用節氣,使用三伏貼提前冬病夏治外,更提醒要從生活飲食等方面均衡並進,才能在防疫行動中安度溽暑。

夏季三伏貼 驅體內寒氣

中醫部鄭宇真醫師表示,三伏貼使用的「藥餅灸」與「艾灸」同屬中醫的「溫熱外治法」,「艾灸」使用乾艾葉,點燃後放在針灸的鋼針上,或靠近皮膚穴位上,透過火的熱源短暫局部加熱促進氣血暢通。「藥餅灸」則是使用辛溫藥材揉成藥餅,敷貼在出現寒涼症狀相對應的穴位,透過較長時間敷貼讓藥力溫動氣血,達到去除體內寒氣的功效。

高溫氣短乏力 避暑4點應注意

炎熱氣候,人容易流汗,水分也容易流失,除電解質不平衡,高溫下也容易讓人昏沉和疲倦,甚至出現「氣短乏力」。鄭宇真醫師特別提醒,夏至過後要懂得「避暑」。他提醒使用電扇、冷氣這兩種現代避暑工具,要注意幾個地方:

第一、使用電風扇是要讓週遭環境產生對流,達到降溫的功能,不能貪涼長時間對著人吹,以免受到「風邪」。

第二、冷氣最好調整到25到28度為佳,避免人體因為溫度過低而受寒。

第三、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防止呼吸道敏感不適。

第四、衣著質料要舒適、排汗以利散熱,戶外活動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做好防曬,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

刮痧清除鬱熱 3重點要牢記

夏天天氣悶熱,常出現身體發熱、頭暈、頭痛、噁心、疲倦等症狀,很多人就會尋求「刮痧」清除鬱熱。鄭醫師說,刮痧有三個重點:

第一、刮痧時一定要有凡士林等潤滑的介質,保護皮膚不受傷。

第二、刮痧器具邊緣一定要光滑,例如瓷湯匙、刮痧板等,千萬不要用硬幣、鐵湯匙等,容易刮破皮膚。

第三、要順著肌肉方向刮,通常以肩、頸與背部脊椎兩側肌肉膀胱經為主,只要感覺肩頸悶漲感消除就可以停止;千萬不要刻意為了出痧而使勁用力刮,反而會傷到皮膚與肌肉。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