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都經歷過封城的防疫政策。為防止流行病蔓延,民眾非必要不得外出,進而也從中發現,當家人相處時間拉長,家庭暴力、親密關係暴力發生的頻率與比例皆有攀升的趨勢。近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又逐漸升溫,會不會再度重返三級警戒或居家辦公誰都說不準,假使又落到全家人得關在一戶的情境,該如何及早發覺自己有暴力傾向並且預防暴力行為發生?
以「指教」包裝暴力行為 施暴者常無自覺
首先,先來談談家暴發展可能的成因。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指出,在過去的台灣,不論是家庭教育或校園教育,「體罰」都是普遍可被接受的,而暴力行為無論是肢體暴力、言語暴力,常被賦予「I'm OK,you're not OK」這類指教式觀念,進而被合理化。一般而言,施暴者會認為自己的重要性、階級地位較高,等同於擁有絕對權力,進而發展成不自覺的暴力行為,同時也會低估這些行爲對受暴者的傷害。
舉例來說,當家人之間在分享生活,一方抱怨自己受到委屈、挨罵,另一方可能會直接說出:「是因為你笨!」這類攻擊性言語。胡延薇分享,臨床上常見有心理問題的孩童,其父母常未意識到自己講出的話已對孩子造成傷害。如何改善?或許父母在話衝出口之前可以先設想,若今天是對朋友或同事,是否會講出一樣的話,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不因關係親密程度或年齡大小而改變,施暴者常忽略這一點。
以「破壞、傷害」來發洩情緒 施暴者高風險群
另外,還有一種家庭暴力成因,是佛洛伊德提出之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中的「替代作用」(Displacement)。即施暴者在職場、人際關係等外部環境中遇上挫折,會將情緒轉移至親近的人身上,而此時,家人很容易首當其衝,變成遭受情緒宣洩的代罪羔羊。
然而在發展成暴力行為之前,能否藉由某些特質察覺自己或對方有暴力傾向?胡延薇提到,有些因素確實有機率助長暴力傾向的形成,如「生長環境」。
研究顯示,在成長過程中常目睹暴力行為,或是長期被壟罩在施暴環境中的孩子,容易發展成不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還有控制慾強、安全感不足、執著於權利但在外未得到滿足,如有以上特質又剛好缺乏自我肯定,危險性可能會更高,例如:常以憤怒時想破壞東西此類行為來表現。
自覺快發展成暴力行為前 「抽身」為第一要務
若能意識到自己的暴力傾向,胡延薇提供一些方式幫助緩和情緒:
(1) 深呼吸,儘速離開當下情境或情緒刺激來源,至社區或公園等戶外空間活動活動尤佳。
(2) 平時可儲存能幫助自己緩和的音樂,意識到怒氣值升溫時,將自己思想抽離改投入音樂中。
(3) 整理自己容易被哪些話語跟行為激怒,自我探討此類話語、行為是否真帶有惡意或貶意,練習換位思考。
(4) 積極參與相關情緒管理、壓力調適、人際溝通等心理健康線上講座,培養同理心。
(5) 與親密關係者一同進行伴侶諮商,彼此都需學會將氣話「換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