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腹脹、發燒、盜汗還累吁吁? 當心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是一種慢性血液特殊疾病,一般好發於年長者,但中年族群也不能掉以輕心,因其初期症狀不易察覺且特異性不高,常被患者誤會成一般老化、更年期現象而忽略,進而導致延誤就醫,使疾病惡化或甚至使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產生變化引發急性血癌、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一旦發生預後普遍相當差。

自我檢測量表 助患者症狀「數值化」供醫師評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周益聖主治醫師表示,骨髓纖維化多由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及血小板增多症演變而成,但目前仍有一些找不出原因,也無相關病史的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就需醫師及時診斷。

周益聖醫師解釋,骨髓內產生纖維化會導致造血功能受影響,因此會造成貧血,長久下來即可能發展成心臟衰竭。另外,為了維持身體機能,脾臟會代為執行造血功能進而造成負擔,使脾臟腫大壓迫到消化系統。

骨髓失去造血功能脾臟代勞 列出十大症狀供參考

周益聖醫師整理出骨髓纖維化最常見的十大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活動力不佳、夜間盜汗、易有飽足感、骨頭疼痛、發燒、搔癢、腹部不適及體重下降。周益聖醫師也提醒民眾:「以上症狀僅為參考,不是有出現症狀就一定是骨髓纖維化,民眾不需過度擔心,但如久未改善仍需至醫院進行進一步血液檢查。」

為協助醫病雙方有效溝通,周益聖醫師說,目前針對骨髓纖維化也有相關自我檢測量表(MPN10),民眾可善加利用填寫,避免口述過度主觀影響診斷。量表(MPN10)可將自身症狀數值化,以科學方式協助醫師診斷,也能讓患者及早治療。

七旬老婦疾病惡化 口服藥協助改善

過去治療脊髓纖維化多依靠骨髓幹細胞移植,但預後仍不佳,尤其針對年長者族群,異體移植風險及副作用機率相對較高,隨著疾病研究越來越透徹,也出現口服藥物治療,協助緩解症狀,改善脾臟腫大情形,對患者來說是一大好消息。也提醒民眾,若治療過程出現頭暈、疲勞等副作用,記得告知主治醫師,以利醫師及時控管副作用。

周益聖醫師分享,曾有一名七旬女性患者,長期紅血球增高之後開始有血紅素下降的情況體力越來越差,全身水腫也日漸嚴重,體重下降,無法進食,身上也出現許多莫名瘀青,代表凝血功能已失常,而後確診骨髓纖維化才開始用藥治療,幸好及時改善脾臟腫大情形,恢復食慾與之前流失的體重,在疾病治療的同時也提升了生活品質。

症狀無特異性 潛藏失能風險甚至致命

周益聖醫師強調,大部分血液疾病都伴隨全身性症狀,且無特異性。以乳癌為例,若民眾摸到乳房硬塊就會有警覺心,進而到醫院求診,但在血液疾病中,不會說有累的現象就馬上想到骨髓纖維化,尤其多數患者都非僅單一症狀,因此患者感知自身症狀的敏銳度,及問診時醫病雙方之詳細溝通非常重要。

另外,患者確診後也需規律服藥,勿因檢驗結果轉好就擅自斷藥,與醫師一同規劃短程或長程治療目標並積極配合,心態保持正向,才能有效對抗疾病。TW2112161835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周益聖醫師說,目前針對骨髓纖維化也有相關自我檢測量表(MPN10),民眾可善加利用填寫,避免口述過度主觀影響診斷。量表(MPN10)可將自身症狀數值化,以科學方式協助醫師診斷,也能讓患者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