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除了意味著新生命的誕生,也讓產婦本身角色變得更多元,而坐月子不但是身體的調養修復,也是對於多重角色的適應期。目前在臺灣坐月子的形式不外乎在家接受長輩照顧、訂購月子餐、聘用月嫂,及入住產後護理之家或月子中心等。
根據產婦個人狀態 提供量身訂做調養計畫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說明,現代的生活條件、生活型態跟過去差異甚大,以飲食來說,相較於以前人的粗茶淡飯,現代人的飲食,尤其是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取是相對多很多,因此過去常講產後氣血大虧,而現代產婦氣血虧的程度相對較輕。故中醫師會根據診察結果分析產婦目前的體質狀態,以飲食調養為主,或需要配合中藥加強調理,規畫階段性目標。
護理─中醫─西醫 跨團隊照護
有的產婦在休養期間安適自在,有的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症狀困擾,如:便祕、惡露增多、泌尿道發炎、失眠、筋骨痠痛、感冒等,產後護理之家為跨團隊照護的專業領域,當發現產婦的症狀有就醫需求時,便會轉介婦產科、身心科、復健科等診察照護。
坐月子習俗及疑惑 科學分析調整觀念
雖然有些坐月子習俗,例如:「坐月子期間不能喝水、甚至得用米酒水取代」,已經被現代中醫師認證是過時的看法,然而觀念的調整需要時間,在訪視時還是常聽到產婦一臉不知所措的提問,此時中醫師的參與,便是從專業角度分析這些習俗發展的時空背景,為何現在已不適用、仍適用、或需要調整部分內容等,讓產婦、甚至家人獲得新的觀念、取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