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腹切30公分刀疤幸救癌父一命 籲大眾別小看B肝

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約7成與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超過5,000名、每天約15位B肝病友,因未妥善治療而死於肝癌。因此,搶救肝癌應先從B肝防治開始。

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約7成與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超過5,000名、每天約15位B肝病友,因未妥善治療而死於肝癌。因此,搶救肝癌應先從B肝防治開始。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天約有15人因B肝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抗癌鬥士」何清全是B肝帶原者,但始終置之不理,約16年前,年僅41歲的何先生,在15歲兒子不斷叮嚀下做健檢,最終發現肝癌,甚至不斷復發,女兒便自告奮勇捐出6成肝臟,挽救爸爸性命,何清全說:「很會賺錢,卻不會照顧身體,才不是人生勝利組!」提醒所有人切莫忽視B肝帶來的威脅。

一張命運的明信片 扭轉何清全的性命

出身嘉義、56歲的他,平時在市場擺攤賣衣服,一向過著平凡日子,卻在2006年由衛生局寄來的一張「明信片」,通知去做健檢,扭轉了他的命運。何清泉是B肝帶原者,但始終對健康檢查感到抗拒,直到15歲兒子不斷堅持之下,才去看醫生,最終檢查出肝臟長了一顆2公分腫瘤,當時他才41歲,身上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症狀,簡直晴天霹靂。

何清全回憶,抗癌3年心情很黑暗,後來因女兒捐肝才讓他遠離肝癌反覆復發的折磨,女兒的腹部上雖留了一道30公分的刀疤,但她不後悔,因為「爸爸給了她生命,她這次也要救爸爸的命。」兒子的堅持和女兒的捨身相救,讓何清全重生,現在他主動成為B肝衛教大使,宣導積極治療B肝、預防肝癌的觀念。

▲圖/何清全(左)、何清全女兒(右)

預防肝癌第一關  先搶救B肝

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約7成與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超過5,000名、每天約15位B肝病友,因未妥善治療而死於肝癌。因此,搶救肝癌應先從B肝防治開始。

台灣自民國75年開始,為全球第一個全面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的國家,使國內B肝盛行率明顯下降,不過,也因此35歲以上的國人並沒有接種疫苗,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台灣目前約有180萬人感染B型病毒,有多數人不曉得自己是B肝帶原者,因此錯失治療良機,惡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B肝何時該用藥? 醫:越早開始治療越好!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肝病中心醫師許耀峻表示B型肝炎病毒只要存在人體內,隨時都會危害肝臟健康。目前B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藥物壓制病毒,因無法完全治癒,因此患者需像控制高血壓一樣,規律每天用藥。

但是,國內現行健保條件嚴格,針對B肝患者給付用藥的規定為連續兩次檢查,每次檢查間隔3個月,B肝病毒量需超過20,000 IU/mL且嚴重肝纖維化(F3)。許耀峻表示,雖政府於今年3月放寬健保給付條件,加惠更多病友,但希望能繼續放寬。

許耀峻提到,門診一名個案「阿發」,今年41歲,自20幾歲發現B肝帶原後,多年來體內病毒量忽上忽下,肝功能指數屢破千,但健保藥物給付規定嚴格、經濟無力自費,日子提心吊膽,需隨時觀察皮膚是否泛黃(黃疸)精神異常疲勞,怕引發猛爆性肝炎,或確診肝癌。

B肝超容易復發 必須破除這些常見「迷思」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肝炎中心蘇東弘醫師表示,國內一份針對240位、平均病齡24.3年的B肝病友線上調查,顯示超過4成病友瞭解B肝會增加肝癌風險,但約7成5病友不知道停藥後會有復發的風險,且2成5病友在肝指數和病毒量正常後會自行停藥,讓自己暴露在惡化風險中。

B型肝炎病毒是經血液或體液接觸而傳染,因此坊間謠傳被蚊子叮咬、同床而眠、同鍋共食、上廁所、用馬桶和擁抱親吻等,都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因母子垂直傳染,或其他血液、體液接觸而感染,則要提高警覺,及早檢查和追蹤治療。

一旦確診,蘇東弘表示,B肝和C肝不同,C肝病毒可以完全根除,但B肝病毒很棘手,目前只能抑制不能完全消除,罹患肝癌和生活作息也沒有絕對的關係,重點是病毒量。因此即使身體無症狀、早睡早起、肝功能指數和胎兒蛋白數值正常,B肝病友仍需積極用藥,定期監測B肝病毒量與肝臟纖維化程度,將病毒量抑制到最低,有機會讓肝功能恢復正常。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