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階梯式穩定控制 醫籲吸入型藥物別害怕

鄭世隆醫師呼籲,氣喘患者別低估氣喘嚴重程度,出現喘、胸悶等症狀,應意識到氣喘不穩定,要就醫調整藥物。

鄭世隆醫師呼籲,氣喘患者別低估氣喘嚴重程度,出現喘、胸悶等症狀,應意識到氣喘不穩定,要就醫調整藥物。

氣喘患者常低估本身疾病嚴重度,誤以為喘、咳只是感冒,不願吃藥治療。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教授鄭世隆表示,有症狀代表氣喘不穩定,應尋求醫師依據「階梯式治療」調整用藥,更別害怕吸入性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健保也針對特定嚴重型氣喘患者給付生物製劑,呼籲規律用藥控制。

氣喘不控制 肺功能降、急性發作增

鄭世隆醫師指出,氣喘不控制,使氣道持續慢性過敏發炎,氣道會逐漸變形,造成肺功能變差,也會增加氣喘急性發作風險,尤其遇上過敏原、天氣變化大,患者容易喘、咳、呼吸不順等,嚴重甚至須住院治療。

氣喘「階梯式治療原則」 吸入性類固醇為根本藥物

治療氣喘採「階梯式治療原則」,共分五階,鄭世隆醫師解釋,目標是控制氣道慢性發炎情形,以最少劑量、種類的藥物達最佳療效,一旦病情穩定,可以降階,減少種類與藥量,反之控制不佳就必須升階治療。「若無階梯式調整,沒有穩定就貿然停藥,氣喘容易會復發甚至惡化。」醫師指出,先穩定才有機會降階。其中,吸入性類固醇是氣喘治療的根本藥物,許多人卻害怕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鄭世隆醫師強調,與口服、針劑類固醇不同,吸入性類固醇劑量低, 直接進入氣道患部抗發炎,全身性副作用風險較低,可用於長期控制病情。

最新全球氣喘治療指引 呼籲減少單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治療指引,不再建議如此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避免增加氣喘急性發作的風險。鄭世隆醫師指出,症狀輕微的病人,使用吸入性類固醇,配合長效支氣管擴張劑,是目前的主要治療方向。依症狀規律使用,控制發炎,擴張氣管;或不舒服時使用。

控制不佳的嚴重型氣喘 認識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

如果階梯式治療後,用藥劑量很高,種類很多,氣喘還是控制不好,而且排除不正確用藥、不規律服藥等情形,就是嚴重型氣喘。其中一類又屬於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E氣喘),鄭世隆醫師指出,常見40歲以上患者,合併鼻息肉、鼻竇炎等疾病,因血液中嗜酸性白血球過多,導致氣道發炎腫脹嚴重,且藥物控制不佳。鄭世隆醫師說明,嗜酸性白血球是過敏發炎的重要細胞,當肺部表皮細胞受到刺激,導致第二型輔助T細胞變多,其分泌關鍵的「細胞激素IL-5」,活化並增生嗜酸性白血球,至肺部引起相關氣喘症狀。因此,目前有生物製劑針對IL-5發炎路徑阻斷,減少嗜酸性白血球的活性、甚至死亡,穩定氣喘。

生物製劑精準阻斷發炎反應 改善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

E氣喘分兩類藥物,一類是單株抗體,結合IL-5,避免活化嗜酸性白血球;另一類是IL-5受體阻斷劑,拮抗嗜酸性白血球上的IL-5受體,白血球無法接受IL-5訊號而活化,因而啟動細胞毒殺機制,造成嗜酸性白血球死亡,阻斷氣喘發炎反應。鄭世隆醫師說,兩者治療都很有效,不過IL-5受體阻斷劑,直接造成嗜酸性白血球死亡,效果很快。醫師也說,生物製劑好處是精準阻斷過敏發炎機轉,避免急性發作,改善患者肺功能、生活品質,且口服類固醇等其他氣喘用藥有機會慢慢降階。健保在條件式的給付下,能在醫師判斷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鄭世隆醫師呼籲,氣喘患者別低估氣喘嚴重程度,出現喘、胸悶等症狀,應意識到氣喘不穩定,要就醫調整藥物。此外,民眾不要懼怕吸入型藥物,規律使用都可以好好控制。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